时间:2025-03-04 来源: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东区加快创建全国百强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落实区委总体工作思路,以超常规举措逆势而进、难中求成,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这一年,极为不易,我们沉着应对各种超预期、不确定的复杂严峻形势,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这一年,极具考验,我们全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迎接了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多项大战大考,倾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主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攻克了一批啃骨头、拔钉子的难事。这一年,极富挑战,我们在抓发展、保民生、守底线等多目标平衡、多维度发力中,有力统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和高品质生活,办成了一批顺民意、暖民心的实事。
一年来,我们承压奋进、全面发力,经济运行向稳向好。
“稳”的基础不断夯实。坚决落实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以“拼抢”开局、以“实干”攻坚、以“冲刺”收官,全区经济在爬坡过坎中经受了考验、彰显了韧性,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600亿台阶,增长(同比,下同)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68亿元,增长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3亿元,增长3.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3%。
“进”的态势巩固拓展。县域综合实力持续攀升,首次入围西部百强区,位列第53名,省级层面已将东区纳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区)四川省接续培育名单。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2024年高新区和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1亿元奖励。新增建设用地1459.28亩,炳四区综合开发利用有序推进,流沙坡重回东区管辖,累计争取上级资金31.94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综合财力首次突破31亿元,政府隐性债务率“四连降”,制约主城区扩容提质的要素瓶颈正加快破除。
“优”的动能持续集聚。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4家。实施设备更新项目48个,氢能、5G数字技术等新赛道应用场景有效拓展,银江水电站提前一年投产发电,低空经济产业规划编制完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文旅市场“热”力十足,三次产业结构“二降三升”,创成省级生态县,入选2024年四川省工业技术改造试点,发展方式向绿色加速转型。
一年来,我们远谋近施、大抓落实,七个领域见行见效。
共富探索迈向深入。编制共富系统架构图,攻坚“五大改革”,精心打造优质教育、“食”尚餐饮等共富联合体7个,推出恒德社区托育、弄密村“创富合伙人”等共富实践样本点位7个,创新设立“共富种子基金”,培育社区经济组织28个,以改革促共富的路径更加清晰,“乐福康”养老服务模式被省级推广,社区乐业新机制被市级推广,建制村跨区域托管等8个实践案例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富裕动态》采用,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共富示范新样板被人民网刊载。
项目建设卓有成效。紧跟“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滚动储备“四个一批”项目211个,实施重点项目161个,3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计划投资的120%,钒钛磁铁矿尾矿减量化综合利用等10个项目竣工投产,星悦茂地下空间等22个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原点基础设施及工业旅游文旅融合项目入围2024年省级文化旅游融合重点项目名单。新签约项目62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6个,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超74亿元。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各类项目资金7.47亿元,增长74.53%,全市排名第一。
三次产业质效齐升。工业向“新”而行。同悦高端钢结构智能制造等37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44%。龙佰丰源能源管控等11个“智改数转”项目深入实施,传统工业正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园区公共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智慧园区(一期)项目初步建成,腾退闲置低效土地270余亩,高梁坪至五道河片区成片开发获省政府批准,产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多元融合。持续培育夜经济、“文旅+”等新业态,以中环天地、太谷广场特色潮人商业街为代表的夜经济集聚区持续火爆;以“云端”东华山、“山间”阿署达四季花海、“谷底”银江湖等场景为支撑的“东区文旅”高频出圈,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系列活动,拉动消费超12亿元。打出文旅宣传、定向推介、暖心服务等城市营销“组合拳”,全年旅游接待5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消费总收入109亿元。太谷特色潮人商业街纳入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项目支持名单,“百杏”成功入选“四川老字号”。近郊农业提质增效。升级打造特色农业点位4个,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家,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3500万元。银江镇入选国家能源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名单”。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重点改革蹄疾步稳。24项重点改革任务、11个国省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工业废弃地生态价值实现、“1+N”小初衔接教育等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微小所”建设经验入选全国市场监管所“两化建设”典型案例,兴东集团获得2A信用评级。科技创新不断突破。落地四川省钒钛新材料中试研发平台,“冶金渣绿色利用”创新联合体实质化运行;高强耐磨过共析钢轨入选“四川十大技术创新成果”,率先在国内突破0.5mm规格钴基高温合金薄板,实现进口替代;0.015mm超薄高温合金钢达行业领先水平。政务效能明显提升。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开设为企服务专区,“项目预审制”创新举措助力重点项目用地审批时限压减80%,11类“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事项首次走进大中专院校,建成园区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300余项重点事项实现园内办,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政务服务生态逐步构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扶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经验做法在全省作交流发言,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996户,累计存量3.8万户,全市第一;主动惠企优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4.84亿元,降低企业用电、铁路运输成本超3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5800余户;在财政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力偿还拖欠企业账款1.29亿元。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桃源街城市更新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望江既有建筑改造入选全国第一批“近零碳”建筑。龙滩路路基贯通,公园大道主干道、龙腾路建成通车,龙滩箐隧道建设有序推进。改造老旧小区21个,增设既有住宅电梯26部,改建燃气管网322公里、污水管网24公里,基础支撑不断夯实。生活和餐厨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全部无害化处理。城乡面貌更加靓丽。东华山山地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