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0 来源:攀枝花市东区生态环境局 阅读次数:
2022年,东区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局党组“1225”总体布局,针对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存在的短板弱项,坚持锚定“1个目标”、依托“3个办、工作组”、确定“6个持续发力”的“136”工作法,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推动辖区环境空气质量“稳中有升”,截至2022年3月28日,实现“两降一升”。“两降”为全区6项污染物因子平均浓度、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下降:全区6项污染物因子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臭氧(O3)、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8.9%、6.8%、18.1%、6.1%、3.3%、22.2%。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4.79,同比改善15.1%;“一升”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4%,较去年同期上升2.6%。
一、1个总体目标:
纳入全省考核点位(四十中小测点)6 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为 96%以上,PM2.5浓度为32 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完成市级下达的常态化管控目标。
二、3个办、工作组:
发挥区环委办、区环督办、区污染防治攻坚办作用,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依托组建综合协调组、现场巡查组、督导检查组3个工作组,成员单位由区目标绩效办、经信局、住建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银江镇、各街道办事处及东区生态环境局组成,并明确其工作职责。同时组建工作群,对工作进行实时调度。
三、6个持续发力:
1.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严格产业环境准入。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要求,钢铁行业不得扩大钢铁、焦化生产规模,将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加快传统工业绿色改造。推进炼钢、采选、冶炼等传统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加快高污染、高耗能、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企业淘汰进程。深度治理工业污染。严格落实四川省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要求,重点推进攀钢钒公司重点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攀钢钒炼铁厂新1号、3号烧结机烟气脱硝改造项目、攀钢钒炼铁厂1号、2号焦炉脱硫脱硝改造项目等。开展“双超双有”(超标准、超总量,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涉气排放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善重点监管企业名录,一企一策,精准、科学实施治理提升。
2.持续调整能源结构。强化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控。依托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持续加强辖区内蜂窝煤、木柴等高污染燃料的排查和管控,依法查处禁燃区内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行为。推行清洁能源替代。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水光氢储”、多能互补、协调发展的能源体系。推进缅气入攀、银江水电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在工业园区布局屋顶分布式光伏。加快推进银江水电站建设,支持银江水电站绿电制氢和夜间富余电量制氢示范。
3.持续调整运输结构。加强货物运输绿色转型。促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皮、公转管”,强化攀钢钒铁路运输管控一体化系统、循环经济产业园皮带运输系统等皮、管系统建设,逐步减少重载柴油货车在大宗散货长距离运输中的比重。围绕“车—路—油”开展系统治理。严格执行新车环保准入,对环保不达标车辆不予办理注册登记。严控柴油货车入城,加强柴油货车常态化排放监督抽测。强化货运脏车整治成效,严控货运脏车上路驾驶。严格道路运输扬尘治理,保障炳三区、炳草岗等重点区域道路通畅,减少堵车尾气污染。加强油品质量管控及油气回收装置监管。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管控。督促机械使用人使用“蓝天工地管理APP”进行电子台账管理,开展常态化监督抽测,依法查处排放超标的违法行为。
4.持续调整用地结构。强化城市面源扬尘治理,推进施工场地及煤场、渣场扬尘区域联防联控。加强运输渣土、石料、水泥、煤炭等物料车辆的蓬盖、密闭等措施管理,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抑尘机械化作业水平。强化餐饮行业油烟管控,优化城市餐饮产业发展及空间规划布局,全面铺设油烟净化设备并实施定期清洗,确保净化装置高效稳定运行。全面禁止农业作物及城市废弃物露天焚烧,强化秸秆农作物、城市清扫废物、园林废物、建筑废弃物、工业垃圾等焚烧监管,建立全覆盖网格化监管体系。
5.持续开展 PM2.5和 O3协同控制。以工业源和生活源为重点,加强 VOCs 排放总量削减力度;以工业源和交通源为重点,继续削减 NOx 排放。制定并落实《东区2022年臭氧攻坚行动方案》,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管控,加快原辅材料替代、无组织排放控制、提升治污设施“三率”(废气收集率、治污设施同步运行率和污染物去除率),持续减少 VOCs 排放。开展VOCs专项执法,对VOCs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严厉处罚。对大气治理领域问题突出的汽修行业、家具行业,开展专项督察和专项整治。
6.持续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能力项目,在辖区内计划建设大气污染立体化预警监测体系1套(包括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3套,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监控35套)。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打造“智慧网格”,强化卫星遥感、激光雷达走航、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无人机、5G+、大数据等技术监控手段运用,严厉查处偷排偷放大气污染物和治污设施停运等环境违法行为。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