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举措 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时间:2012-10-11 阅读次数:
攀枝花日报-陈应建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省政府立足于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进一步改变城乡面貌,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两化互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攀枝花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四个倾力打造”,为我们工作开展明确了要求。加快推进“五个东区”建设,奋力推动东区实现第三次跨越,是我们前进的号角。南山街道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精神,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抓手,以服务中心工作为载体,以建立长效机制为要求,采取科学有效举措,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掀起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热潮。
南山街道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现状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南山街道紧紧把握上级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夯实组织保障,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有序推进,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倒查,紧抓队伍培训推进综合治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了一场攻坚战,初步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南山街道位于仁和沟与金沙江汇合的西南山头,北临金沙江与向阳村隔江相望,东与东区政府所在地大渡口遥遥相对,西南面连接仁和区前进镇,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地势陡峭且相对独立,位于城乡结合部,是攀钢主要住宅区之一,辖区主要单位有攀枝花市客运中心、攀钢劳研所、攀枝花市二十三中小、南山宾馆等企事业单位10余个,流动人口多。
持续深入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辖区和谐的“稳定剂”,是提升居民幸福值的“助推剂”。在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应转变工作方式变“治理”为“护理”,应总结治理经验强调动力不竭、干劲不减、成效不降,应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实现相融互促。
在工作中,南山街道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全民维护治理成效;进一步总结治理经验,形成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结合重点工作,构建多面一体格局。
——创新“四定”工作举措,化解城乡结合治理难题。街道与仁和区前进镇接壤,辖区菜市场老旧,附近农民又常来卖些自家产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占道经营、坐商不归店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开展中,街道坚持以人为本、疏堵结合原则,在南山18路车站终点站小广场设立便民服务点,采取定时间、定项目、定人员、定标准的“四定”工作举措进行管理。
——创新居民自治,实现楼院自主管理。山阙苑,南山街道观景台社区一个偏远的攀钢家属小区。攀钢企业公司改制后,基础设施维护滞后,花园绿化无从谈起,盗抢案件时有发生,“孤零零三栋楼、稀疏疏几根草”是它曾经真实的写照。街道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紧扣“城市建设年”主题,一是深抓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20余万元,进行了路面硬化、花园绿化、休闲健身、宣传橱窗、居民阅览室的项目建设。二是创新开展居民自治,以楼栋党小组、社区服务者为核心,开展卫生保洁、护绿补植、治安巡查等自治活动,如今,居住在“花香飘四溢、绿树柳成荫”小区的人们,切实感受到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带来的变化,少了份发牢骚的“闲情”,多了份看报遛弯的“雅致”。 ——开展专项治理,城市环境明显改善。一是维护基础设施。对南山18路车站道路破损、东成超市小广场地砖、排水沟盖板及金沙江大道西段客运中心沿线人行道进行了修复工作,硬化了纳拉河改制企业家属区外道路,完成了南山益生堂与仁和区前进镇结合处隔离桩的安装工作。二是维护绿化设施。结合社会网格化管理工作,对辖区范围主次干道、家属苑区的绿化带进行修剪、清杂和补植,形成了网格植绿、网格管理员护绿的工作格局。三是清理卫生死角。对辖区卫生死角、破损商招店招、立面小广告及沿江边坡等进行清理,实现环境整洁、美观。四是开展专项工作。对农贸市场后边坡积存垃圾、白色垃圾、禽类屠宰垃圾等进行了集中清理,探索出农贸市场“街道、社区、公司”三级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