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5 来源:东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阅读次数:
一、部门(单位)概况
(一)机构组成。攀枝花市东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系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属参公单位,机关设财务科、失业保险科、就业促进科和局办公室。
(二)机构职能。负责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建设辖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再就业援助”工程以及全区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劳务输出等就业服务工作。
(三)人员概况。2022年编制8名,实有工作人员15人。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22年度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总额为266.37万元。其中行政运行150.58万元,机关服务14.29万元,行政单位离退休11.53万元,住房公积金16.43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7.07万元,行政单位医疗12.21万元,事业单位医疗0.9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17.66万元。
(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22年度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总额为266.37万元。其中行政运行150.58万元,机关服务14.29万元,行政单位离退休11.5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17.66万元,住房公积金16.43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7.07万元,行政单位医疗12.21万元,事业单位医疗0.92万元。
三、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情况(根据适用指标体系进行调整)
(一)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管理。
包括部门绩效目标制定、目标实现(按人员类、运转类、特定目标类项目分类阐述)、支出控制、及时处置、执行进度、预算完成情况、资金结余率(低效无效率)和违规记录等情况。
2022年年初预算项目财政批复为:就业再就业专项工作经费2万元;人才聚集十六条专项资金50万元。
2022年项目支出情况:就业再就业工作经费2万元;人才聚集十六条专项资金0万元
2022年来,中心无违规记录。
(二)结果应用情况。
包括内部应用、自评公开、问题整改和应用反馈等情况。
2022年来,我中心为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持续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切实降低“三公”经费支出,严格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先批后用原则。各类支出应按规定提出申请,经局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二是集体决定原则。5000元(含5000元)以上项目支出,需经局班子集体研究决定(5000元至10000元的支出经局长办公会审议,10000元(含10000元)及以上支出经主管局(区人社局)党组会审议;三是不超标准原则。各类支出严格按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的标准执行,不得超标准开支;四是不突破预算原则。各类支出不得突破批准的预算;五是转账优先原则。原则上使用公务卡和转账结算各类公务开支;六是局领导审批原则。局领导对费用支出预算、内容、方式进行事前把关控制和事后审核;局领导对完成的支出进行最终审签;七是支付中心复核原则。报销支付凭证均由报销人、经办人员、审核人员、局长签字后报送财政国库支付中心进行复核,并以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复核意见为准,不符合财政国库支付中心要求的均不给予报销。以上部门整体收支情况形成决算报表后,均及时在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http://www.scdongqu.gov.cn/上进行了公示。
(三)自评质量。
包括评价部门整体支出自评准确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与价格临时补贴。2022年失业金发放12067人次1770.59万元,失业代缴医保代缴人数11837人,735.85万元,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补贴44人次6.9万元;失业补助金283人次,发放金额8.91万元;失业金领取人员临时价格补贴2903人次,发放金额8.80万元。兑现失业补助金临时价格补贴141人次,发放金额0.46万元。实施企业稳岗计划,采取“免申即享”模式,全面落实稳岗返还政策,截至12月,已累计兑现稳岗返还1407家,支付金额605.64万元。
(2)质量指标。一是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全年采取“定向式”“订单式”、线上和线下并举等方式,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1511人,创业培训513人,培训合格后推荐就业及分散就业情况较好,就业率达到30%左右;二是2022年全年落实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针对就业援助对象的实际情况,大力实施就业援助,为就业援助对象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上门服务,确保了就业帮扶到家。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一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升了辖区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低收入家庭成员的求职素质及自身技能水平,使部分群众培训后实现了就业,增加了个人及家庭的收入;二是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使辖区就业困难对象购买养老、医疗保险的压力减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支出;三是落实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是我区大力开发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动。针对我区就业援助对象的实际情况,大力实施就业援助,积极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送资金为主要内容的“五送”活动,使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近就业,社区安置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维护了社会稳定。
(2)社会效益。2021年来,我区积极组织职业技能培训、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打造基层劳动就业服务平台等工作,是东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和区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会议精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狠抓服务效能,严格落实就业创业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通过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增强了群众满意度,有效促进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的良好发展,社会效应良好。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2022年来,2022年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263人(市级目标任务6300人),目标任务完成率99.4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450人(市级目标任务2000人),目标任务完成率122.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30人(市级目标任务400人),目标任务完成率10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9%。“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管理,作到后续跟踪服务,达到当期“消零”。
(二)存在问题。
一是低收入群体职业培训生活补助费不能当年拨付,原因为省版就业系统升级,培训工作目前还无法录入实名制系统,导致生活补助费不能及时兑现;二是就业再就业专项工作经费支付了部分费用,未能全部拨付,原因为省版就业系统省版就业系统升级,部分工作目前还无法录入实名制系统,导致部分费用暂未支付。
(三)改进建议。
一是招考或招聘专业会计人员,完善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程序,严格考核,提高岗位人员业务素质及思想觉悟、配备专业胜任能力责任意识强的人,从源头上抵御风险。强化财务培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做好职务分离。定期轮岗,特别关注会计人员思想水平提高。正确行使会计核算职责权限、把好会计监督关。二是强化对审核票据岗位人员反腐倡廉的教育,提高岗位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要配备德才兼备人员、实施定期轮岗,强化日常内部审计;严格考核制度,定期实施审计监督。三是应当坚持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资产使用管理制度,实物资产移动应经过批准,定期组织资产清查盘点、对账,造成资产缺失的应追究责任。
附件:2022年度东区就创中心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xlsx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