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25 阅读次数:
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2015年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拟订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2、拟订并组织实施区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并负责管理,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3、负责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创业、就业援助制度;贯彻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实施就业资金安排计划;贯彻执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劳务开发及农民工工作相关政策的落实。
4、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城乡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政策和标准,拟订我区的相关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贯彻落实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负责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和信息统计,参与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5、负责行政机关公务员和政府系统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配合行政机关公务员和政府系统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人员的考试招录工作,组织实施公务员考核奖惩、申诉控告、职业道德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日常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国家荣誉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
6、负责政府系统事业单位人员的综合管理,组织实施政府系统事业单位人员考试录用工作,拟订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指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参与人才管理工作,做好人才服务工作,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政策,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负责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和引进工作。
7、负责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离退休的综合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拟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津贴、补贴等政策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贯彻执行国家、省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支付、保障和调控政策。
8、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和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稳定政策;负责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后续管理和服务。
9、贯彻执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法规和劳动关系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组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依法纠正查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10、受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信访事项,会同有关部门处理重大信访事件或突发事件。
11、承担权限内行政审批事项。
12、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5年重点工作
一、就业促进工作。城镇新增就业678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7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3%,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700人,品牌培训150人,创业培训400人,促进大学生实现创业98人。
二、社会保障工作。企业养老保险参保14660人,失业保险参保17807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4879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189人,工伤保险参保16209人,生育保险参保16606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3752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976人。受理工伤认定申请260件,工伤认定186件,不予认定为工伤1件,时效中止27件,达成调解申请撤诉35件。行政复议0件,行政诉讼0件。认真贯彻落实《攀枝花市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责任度》,严格按照规定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监管,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保证社会保金基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保基金现场监督面达到所属经办机构的70%。
三、人才人事工作。认真执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做好司勤人员安置工作政策解读。开展2015年度专家服务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和“专家下基层行动”智力需求项目申报工作,专家服务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审批通过1项, “专家下基层行动”智力需求项目审批通过准4个。严格执行政策,认真抓好军转安置工作,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维护稳定和解困工作。完成加强财政供养人员管理规范化工作。平稳、安全完成各类人事考试任务。稳步推进培训工作。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5%;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率达85%,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100 %,案件起诉率在 19%;仲裁终局裁决撤销率为零。
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认真落实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下延工作,举行全区劳动保障协理员业务培训会, 提高和加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确保基层工作的方便快捷。
二、部门概况
东区人社局下属二级决算单位3个,其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个,其他事业单位2个。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5年东区人社局收入决算总额为1257.21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1102.02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54.914万元,利息收入0.273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4年增加91.6万元,主要原因上年结转收入增加、职工人数及工资增加、东区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人数增加、开展基层平台建设工作等。
2015年东区人社局支出决算总额为1257.21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82万元,教育支出0.3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26.59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8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6.95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17.61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5年增加91.6万元,主要原因上年结转收入增加、职工人数及工资增加、东区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人数增加、开展基层平台建设工作等。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东区人社局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人社局机关及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争议仲裁院、人才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人社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承担的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毕业生选录及工作人员招聘工作、基层平台建设工作、公务员及事业人员培训工作、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自主择业军干部安置工作、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等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人社局机关及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争议仲裁院、人才服务中心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人社局机关及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争议仲裁院、人才服务中心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82万元,主要用于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聘用人员及三支一扶人员年度考核;引进人才待遇兑现费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招工作等。
(二)教育支出0.35万元,主要用于由人社局及下属事业单位组织培训项目的培训支出。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26.59万元,主要用于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支出、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及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基本支出和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毕业生选录及工作人员招聘工作经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经费、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及创业大赛工作经费、人事代理费、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经费、村(社区)大学生管理经费、岗前培训工作经费、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经费、基层平台建设经费、金保工程网络使用费、劳动仲裁院办公等费用、劳动保障协理员工作经费、劳动保障所工作经费、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工作经费等。
(四)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89万元,用于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等支出。
(五)住房保障支出36.95万元,用于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情况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
2015年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与2014年决算持平。
2015年因公出国(境)团组0次,出国(境)0人。
(二)公务接待费
2015年公务接待费3.41万元,较2014年决算数增加45.73%,主要原因是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争议仲裁院、人才服务中心)工作加班次数较多,导致加班工作餐费增加。
2015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等开支的用餐费等。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万元。国内公务接待5批次,共计支出0.779万元,具体开支内容包括:2014年下半年教师公招面试午餐费2500元、面试命题人员就餐费1600元;接待省厅调研工作用餐费620元;西区人社局到东区观摩学习用餐费1480元;巴中区人社局到东区考察学习接待就餐费1590元。其他就餐费用支出2.63万元,主要用于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用于办案、处理群体事件、加班等加班餐费。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5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7.22万元,较2014年决算数下降8.38%,主要原因是进一步规范公务车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派车制度。
2015年没有更新购置公务用车。截至2015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2辆,其中:轿车2辆。
2015年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7.22万元,用于人社局机关及监察大队、仲裁院、人才中心等下属事业单位为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本单位承担的劳动维权、社会保障、人事人才等工作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支出。
附件: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本级).xls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