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网站欢迎您!   
中文版 | 繁體版 |  登录 |  注册 
热词: 三个圈层 发展规划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关于攀枝花市东区2022年1至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2-10-10 来源:区财政局  阅读次数: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关于攀枝花市东区2022年1至6月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2年9月28日在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全区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积极践行市委“一三三三”总体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区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狠抓“开源节流”,着力保障重点支出,切实防范化解风险,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上半年,东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716万元,占预算的44.72%,扣除留抵退税等减税降费因素后,同口径增长3.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9,242万元,占预算的43%,较上年同期短收2,767万元,下降8.64%;非税收入完成15,474万元,占预算的48.36%,较上年同期增收2,728万元,增长21.4%。

  2.政府性基金预算。上半年,东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82万元,全部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占预算的1.41%,较上年同期短收2,699万元,下降79.83%。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半年,东区未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上半年,东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2,183万元,占预算的42.67%(含上级专项补助列支,下同),较上年同期增加1,622万元,增长2.68%。

  2.政府性基金预算。上半年,东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3,901万元,占预算的29.85%,较上年同期增加2,041万元,增长17.21%。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半年,东区未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三)财政收支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缺口减小。上半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级各执收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主动作为下,采取积极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千方百计缩小收入缺口。1—6月,东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716万元,较预期收入缺口(1亿元)缩小0.47亿元。

  2.税收收入有增有降。一是受国家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契税、环境保护税5个税种分别下降23.75%、21.82%、4.09%、31.97%、4.69%。二是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的前提下,东区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坚持“应收尽收”“应退尽退”,进一步加大清欠力度,弥补收入缺口,上半年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7个税种分别上升2.19%、16.79%、170.59%、27.21%、29.03%、54.15%、70.13%。

  3.非税收入大幅增长。上半年,区级非税执收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收力度,继续增添措施、细化方案,全力做好非税收入征收工作,共计完成非税收入15,4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4%。

  4.土地出让收入严重欠进度。受经济下行以及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东区土地出让进展依然缓慢,上半年仅实现3宗用地出让(包括区疾控中心划拨用地),完成收入682万元,较上年同期短收2,699万元,下降79.83%,占年初预算(4.85亿元)的1.41%,欠时间进度48.59个百分点。

  5.优先保障重点支出。上半年,面对土地收入匮乏形成库款资金紧张的不利局面,东区通过全力组织本级收入以及争取市级库款调度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区级重点支出资金需求得到了基本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农林水、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等支出分别完成17,522万元、8,270万元、6,950万元、4,158万元、1,079万元、591万元,切实保障了“三保”、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文明城市创建、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安全生产等各项重点领域支出。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支付政府债务还本付息2.16亿元(包含2017—2018年棚改债务还本付息1.37亿元)。

  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一)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截至2022年6月底,东区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88,472万元,较上年底减少1,299万元,下降0.68%,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132,278万元,较上年底增加101万元,增长0.08%;专项债务余额为56,194万元,较上年底减少1,400万元,下降2.43%。隐性债务余额为560,831万元,较上年底减少10,230万元,下降1.79%。

  (二)债券收入及使用情况。

  上半年,东区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18,151万元,其中:再融资置换债券17,050万元,用于偿还2022年上半年到期的一般债券9,690万元和专项债券7,36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01万元,用于小型水库安全运行项目;新增专项债券1,000万元,用于马家田沟入江口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整治工程项目。

  (三)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上半年,东区债务还本支出19,835万元,其中:政府性债务还本支出19,450万元(其中争取再融资置换债券偿还17,050万元、预算安排偿还2,400万元),隐性债务还本支出385万元(全部为2015年棚户区改造二期贷款还本)。债务付息支出5,135万元,其中:政府性债务付息支出4,91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付息支出3,718万元、专项债务付息支出1,199万元),隐性债务利息支出218万元。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支付2017—2018年棚改债务本息13,701万元(包含棚改隐性债务9,845万元)。

  三、上半年财政工作重点

  今年以来,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减税降费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东区认真落实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有关决议,迎难而上、增添措施、攻坚克难,加快完成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了财政保障。

  (一)抓落实,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全面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大减征“六税两费”政策范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等一系列政策,确保“应减尽减”“应退尽退”,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半年东区落实减税降费4.79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2.28亿元(包含增值税留抵退税1.61亿元)。二是强化投资拉动稳增长作用,以“项目攻坚突破年”为牵引,抢抓国家、省扩大投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政策资金2.74亿元,全力以赴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三是认真落实各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积极推广支持小惠商贷、助农振兴贷、创业担保贷等助企纾困金融产品,搭建银政企平台,帮助企业贷款项目落地落实,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上半年,东区贷款余额584.7亿元,增长7.8%。四是加快直达资金使用进度,科学调度库款保障资金支付,上半年实现支出1.52亿元,进度73.47%,确保了中央直达资金直通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助企纾困。五是严格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上半年累计实施政府采购项目37个,合计金额5,346万元,其中:面向11户中小企业实施政府采购11个,金额2,434万元,分别占比30%、46%。

  (二)抓收入,全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一是紧紧围绕全年收入目标,组织召开财税协调联席会、财税收入攻坚会等专题会议,制定针对性措施,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各项收入及时入库,努力弥补落实减税降费和法检两院上划形成的收入缺口。二是强化对重点税源、重点项目的收入分析和征管,充分运用好税收征管协作平台,及时掌握税源动态,堵塞征管漏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上半年清缴各项欠税5,966万元。三是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区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深入挖掘征收潜力,全力盘活存量资产资源,拓展组织收入来源,确保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罚没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非税收入及时入库,上半年非税收入完成15,474万元,增长21.4%,规模创历年同期新高。

  (三)抓争取,全力增强财政保障实力。

  紧紧盯住上级支持稳经济大盘等一揽子政策,深入研究上级政策,强化沟通对接,把握关键时间节点“跑省进厅”,精准发力向上“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上半年,东区向上争取各类无偿资金77,473万元(不含债券资金),其中:财力性补助资金53,3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816万元,增长28.45%(增幅较大的原因是争取到减税降费财力性补助7,028万元);专项补助资金24,124万元。同时紧紧围绕中央、省确定的新增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强化项目包装,利用有限的债务空间成功争取新增债券1,101万元(其中专项债券1,000万元、一般债券101万元)。

  (四)抓支出,全力提升财政资金效益。

  一是坚持把“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纳入财政保障的优先序列,严格按照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优先调度资金用于保障“三保”支出,上半年累计支付5.46亿元,未发生一起“三保”支出风险事件,切实兜牢了“三保”底线。同时及时兑现社区(村)干部、网格员、巡山护林员、非洲猪瘟防控及新冠防疫卡点人员等基层人员待遇,确保基层政权稳定、运行稳定、人员稳定。二是进一步牢固树立“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除“三保”支出项目以外从严审批追加预算,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六稳”“六保”方面支出。继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印发《2022年东区“三公”经费压减工作方案》,在年初预算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40.47万元。三是强化重点领域保障,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调度资金,坚持严管控、保重点,有力保障了重点民生领域和各项重大决策落地落实。四是强化政府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管理,修订完善《攀枝花市东区政府投资评审管理办法》,上半年审结政府投资项目51个,审减金额3,815万元,审减率14%;实施政府采购37项次,节约资金311万元,节约率5.82%。

  (五)抓管控,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一是认真做好隐性债务变动核查工作。根据财政部四川监管局工作安排,对东区2018年以来政府隐性债务变动情况进行了专项核查,经过核查认定东区隐性债务化解真实、有效。二是多方筹集资金保障债务还本付息。一方面,积极做好再融资置换债券争取工作,上半年东区争取再融资置换债券17,050万元,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到期债务还本压力。另一方面,通过超收、争取上级库款调度等方式筹集资金21,621万元,用于偿还政府债务本息。三是认真组织学习隐性债务规范性文件和财政部对于8个典型案例通报,进一步吃透政策,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同时,按照上级安排部署要求,全面自查清理EPC、金交所融资等项目,并按照规定履行终止程序,坚决杜绝新增隐性债务。四是全面加强金融领域涉稳风险化解,深入开展联合检查,协调部门联动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同时,通过有奖问答、刊发文章、拍摄公益视频等多种方式,持续加强打击非法集资宣传。

  (六)抓管理,全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认真研究《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市级税收征管范围调整等政策,全力以赴争取东区利益最大化。二是全力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通过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各业务环节,优化预算管理要素、业务流程和控制规则,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上半年,共开发使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采购等7个模块,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和总会计核算上线率均达到100%。三是印发《攀枝花市东区国有资产(资源)清理盘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摸清东区资产资源底数,按照“边清理边盘活,成熟一个盘活一个”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资产资源盘活。四是切实强化国有企业监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产资源配置,突出主责主业,促进企业规范运营,制定并印发了《东区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实施意见》《攀枝花市东区区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攀枝花市东区区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攀枝花市东区区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等管理制度。五是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区要求,全面清理东区津贴补贴发放情况,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坚决避免出现违规执行公务员工资津补贴纪律情况。六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巩固深化正风肃纪成果,开展“春节”“五一”重大节假日、森林防火资金等专项检查,不断强化廉政建设,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三、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

  上半年,东区财政运行总体趋于平稳,但是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从财政收入看,宏观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面临较大挑战,完成年初既定目标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财政支出看,“三保”刚性支出保障压力大,棚改债务还本付息、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支出保障难度大,财政收支异常矛盾突出;从财政管理看,一些领域仍存在保障标准过高、资金绩效不佳等问题,预算绩效管理需提质增效;从财政风险看,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面临巨大挑战。下半年,我们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定信心,应对挑战,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完成年度各项财政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财政收入,确保完成收入目标任务。

  围绕年初预算目标,突出措施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前谋划、早做打算、真抓实干,千方百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第一要务,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的前提下,确保组织收入劲头不松、势头不减,进一步强化对重点税源、重点项目的征管工作,做好丰源公司等欠税企业清缴工作,全力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政策性减收缺口。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重点做好区级特许经营权转让、存量资产盘活变现、城镇垃圾处理费、水土保持费等非税收入征管工作,全力弥补两院上划后形成的非税收入缺口。三是全力做好土地运营,加快土地上市前期准备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意向企业,重点做好炳四区中部、原市公安局地块等土地上市出让工作,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土地出让收入目标。四是充分发挥区属国有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承接有关经营项目进度,争取各类经营项目早出成效,增加企业对财政的利税贡献,全力做大东区国有资本收入规模,确保完成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任务。

  (二)聚焦“六稳”“六保”,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一是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严格落实“三保”支出保障责任,在预算安排、库款保障和资金拨付上,坚持“三保”支出优先,切实保障工资发放、基层人员待遇、机构运转以及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低保、就业创业、困难助学等各项民生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三保”风险事件的底线。全力支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防汛减灾、安全生产、文明城市创建、森林草原防灭火、城市更新等工作,维护东区社会稳定。二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区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执行,严格财政资金审批程序,强化一般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审核,坚持无预算不追加,无预算不采购,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对于无上级资金支持、未纳入年初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资金。三是严格控制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一般性支出,全力压缩行政运行成本,切实将过“紧日子”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做好直达资金分配拨付和全流程监控,持续加强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支出进度,确保直达资金直达基层一线、定向精准惠企利民。五是做好财政存量资金等“三项资金”清理盘活工作,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资源统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加强库款调度管理,科学测算,合理调度,确保区委重大决策的落实和各项重点领域资金保障。

  (三)聚焦经济发展,倾力争取上级支持。

  继续把争取上级支持作为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缓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以及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在争取资金和政策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积极向上对接,立足于东区实际,全力做好市级税收征管范围调整以及市对区财政体制调整等重大财税政策的争取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二是围绕全省全市全区重点项目,集中力量谋划和选择项目,高质量编制储备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筛选、规划和立项编制,强化项目储备和包装,完善债券项目联动把关机制,切实增强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和竞争力。三是继续抢抓政策机遇,密切关注上级动态,强化政策研究,按照“精准施策、高效争取”原则,做实做细争取中央、省、市财政支持工作,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四是以绩效评价为引领,创新项目管理方式,高水平推动项目建设,坚决避免资金闲置、使用进度滞后等情况出现,全面提升项目绩效,认真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债券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聚焦风险防控,做好债务管理工作。

  一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从严审核把关新上重大项目,严禁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脱离区级财力可能的项目,涉及财政资金安排项目,要明确分年度财政资金需求,并纳入年度预算安排;涉及举债融资项目,严格评估项目现金流和收益情况,制定资金平衡方案,依法依规落实各项资金来源和偿债责任,严禁以未来预期土地出让收益以及其他财政收入出具担保或者承诺回购工程项目。二是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严格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做好土地运营等措施,多方筹集资金,妥善保障棚改债务还本付息,努力确保2022年政府债务率和利息支出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债务风险控制在红色等级以内。强化风险评估预警结果应用,有效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坚决防止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三是由于东区2022年财政收支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若年末通过各种努力后债务风险不能管控至300%以下,将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继续争取市级给予对东区特殊支持和照顾。

  (五)聚焦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22〕4号)文件精神,全力推进形成良好的财经秩序,合力落实收入统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风险防范化解、预算监督、预算信息化建设等各项改革任务。进一步推动预算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绩效评价通报机制及结果应用,将资金安排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相匹配,在项目实施前对财政承受能力、项目效益进行论证,确保财政资金投向更加精准。加大预算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预决算公开制度,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做好绩效评价、2021年决算等财政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增强财政透明度。进一步壮大区属国有企业,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拓展企业经营业务,全力做好光伏、研学、家政服务、停车场、广告位等经营项目,增强企业“造血”能力。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对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会计核算等进行监督检查,以检促学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防范财政资金使用问题。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尽管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财政收支矛盾异常尖锐,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作出的各项决议,勇于应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完成年度财政预算和工作目标,助推建设产强城优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