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08 阅读次数:
关于攀枝花市东区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0年8月25日在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上)
东区财政局局长 高 登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0年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严峻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区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及全国财政工作等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区委“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全面融入‘两城’建设,全力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奋斗目标,全面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区财政运行基本平稳。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上半年,东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926万元,占预算的49.19%,较上年同期增收412万元,增长1.1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6,472万元,占预算的46.24%,较上年同期减收1,236万元,下降4.46%;非税收入完成8,454万元,占预算的61.5%,较上年同期增收1,648万元,增长24.21%。
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上半年,东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18万元(去年同期数为-174万元),全部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占预算的4.92%。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半年,东区未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上半年,东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0,411万元,占预算的46.40%(含上级专项补助列支,下同),较上年同期减少27,197万元,下降31.04%。
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上半年,东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8,425万元,占预算的96.44%,较上年同期增支20,933万元,增长279.40%。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半年,东区未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三)财政收支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 持续追赶收入进度,“双过半”差距缩小。面对经济下行、减税降费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全区上下千方百计抓收入,竭尽全力补缺口,用好财税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协作,挖潜促收,应收尽收。1至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926万元,较之前缺口缩小了近3,000万元,差半年任务574万元,差半年进度0.81个百分点。
2. 财政收入保持回升,增幅由负转正。当前,国内疫情防控进行入常态化后,全区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延续改善,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在4月、5月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首次由负转正。1至6月,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9%,较上月提升13.77个百分点。
3. 税收收入降幅收窄,主体税种有所回升。在市场主体活力加速释放的带动下,税收降幅在前5个月持续下降后,在 6月实现大幅收窄,1至6月,税收下降4.46%,分别较1—5月收窄1.83个、13.34个、19.81个、19.72个、14.45个百分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完成10,352万元、2,958万元,分别下降15.49%、9.01%,分别较上月回升6.4个、16.72个百分点。
4. 非税收入大幅增长,一次性收入较多。1至6月,非税收入完成8,454万元,增长24.21%,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税收短收缺口。但是,一次性收入达到4,219万元,占到非税收入的一半左右。
5. 土地出让进展缓慢,欠时间进度较大。受区域位置以及疫情的影响,上半年东区土地市场疲软,仅实现3宗土地出让(含补缴的文阳冷链地块),完成土地出让价款收入3,052万元,扣除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134万元后,上半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1,918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4.92%,欠时间进度45.08个百分点。
6. 支出执行不平衡,时间进度进展不一。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由于国库库款资金紧张,导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还欠时间进度3.6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年初归垫了兴东(集团)公司2019年注册资本金,反映在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因此造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较大,已远远超过半年时间进度。
7. 积极筹措资金,重点支出保障有力。面对疫情带来的减收增支压力,东区财政积极应对,加强财政形势分析研判,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全区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住房保障、债务付息等重点支出合计50,77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
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一)债务余额以及风险情况。
截至2020年6月底,东区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84,301万元,较上年底增加3,500万元,增长1.94%,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128,607万元,与上年底一致;专项债务余额为55,694万元,较上年底增加3,500万元,增长6.71%。隐性债务余额为67,336万元,较上年底减少21,267万元,下降24%。
根据2020年财政决算会审数据测算,2019年东区政府性债务各类风险指标数据分别为:政府综合债务率为68.75%,一般债务率为96.47%,专项债务率为95.20%,一般债务利息支出率2.90%,专项债务利息支出率9.69%,一般债务逾期率0%,专项债务逾期率0%。
按照财政部最新对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测算方法,将隐性债务与政府性债务之和占地方财力的比重作为债务率,按此测算2019年东区债务率为137%左右,处于黄色等级(债务率120%-200%)。
(二)债券收入及使用情况。
上半年,东区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44,255万元,其中:再融资置换债券40,755万元、新增专项债券3,500万元。使用情况如下:再融资置换债券中,33,395万元用于偿还2020年上半年到期的一般债券,7,360万元用于偿还2020年上半年到期的专项债券;新增债券3,500万元全部安排用于高粱坪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
(三)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上半年,东区债务还本支出62,022万元,其中:政府性债务还本支出40,755万元(全部为再融资置换债券偿还),隐性债务还本支出21,267万元(其中2015年棚户区改造委托贷款20,922万元、2015年棚户区改造二期贷款345万元)。债务付息支出7,564.08万元,其中:政府性债务付息支出5,376.31万元(一般债务付息支出4,361.28万元、专项债务付息支出1,015.03万元),隐性债务利息支出2,187.77万元。同时,筹措资金952.41万元支付由市级统筹实施的棚改项目付息。
三、上半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全力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
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方面,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除执行原有减税降费政策外,还积极落实国家针对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等新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共计减免各项税费33,258万元。在落实财政支出政策方面,制定“东区六条措施”助力中小企业“防疫解困”,积极兑现落实省、市、区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建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足额拨付;畅通紧急采购渠道,确保防疫所需物资设备及时到位,上半年累计拨付相关资金865.47万元。紧紧抓住中央财政扩大赤字的政策机遇,争取到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和赤字国债等中央直达资金22,238万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500万元,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短板问题,而且还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全力以赴做大财政保障规模。
抓收入上,紧紧围绕全年收入目标,细化实化月度收入任务,紧盯时间节点,倒排收入任务。完善财税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协作配合,防止 “跑漏滴走” ,确保应收尽收。加强税源调查和税收形势研判,切实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全力做好土地运营,制定《东区2020年土地出让工作方案》,加快土地出让收入入库进度。
争取资金上,及时分解下达全年目标任务,出台《2020年省级财政资金支持重点对接落实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争取重点,落实责任分工,积极做好与上级的沟通汇报,上半年争取成效显著。1-6月,全区争取各类上级资金121,1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2,717万元,增长54.45%(剔除直达资金后增长26.1%),占全年奋斗目标的67.32%。其中:财力性补助资金49,461万元、专项补助资金17,354万元、债券资金54,355万元,在一定程度了对冲了基层“三保”压力。
(三)严格财政支出管理。
1. 筑牢“三保”保障财政体系。坚持把“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纳入财政保障的优先序列,从2020年起,单列编制“三保”支出预算,开设基本民生专户,实行“三保”资金账户单列管理(统一归集、拨付和核算)。在金库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严格按照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规定,优先调度资金用于保障“三保”支出,全面落实区级“三保”主体责任,兜牢了“三保”保障风险底线。
2.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坚持厉行节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压缩行政运行成本。制定了东区2020年“开源节流”重点工作责任制,牢固树立“紧日子”思想,做好过“苦日子”准备。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年初一般性支出压减16.97%,其中“三公”经费压减11.5%,政府节约的开支,全部优先保障“六稳”“六保”工作,把有限、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3. 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加强库款调度管理,科学测算,合理调度,按照轻重缓急落实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统筹力度,通过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争取上级补助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优先保障“三保”、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重点支出。
(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严格落实中央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各项部署,继续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区委财经委员会、政府常务会专门听取《关于东区政府债务管控情况的专题汇报》。积极协调对接上级财政部门,提前测算东区2019年债务风险各项指标数据,依据预计情况,东区已经退出全省债务风险预警地区和提示地区,圆满完成政府债务高风险问题化解目标。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债务化解力度,上半年筹集资金28,831.08万元,用于偿还政府性债务以及隐性债务本息。积极做好再融资置换债券争取工作,上半年争取到再融资置换债券40,755万元,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到期债务还本压力。深入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加快推进辖内网贷机构及关联机构清退整治工作,有序化解存量风险。
此外,财政改革两年攻坚、预算绩效管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国资管理、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基层财政管理等工作稳步推进。
四、当前财政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上半年全区财政运行基本平稳,但目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收入形势依然严峻,完成全年收入预算面临不确定性,新增刚性支出又需要保障,且后期还存在增支的压力,实现全年收支平衡的压力空前。同时,市级下划我区棚改支出责任35.68亿元,纳入东区隐性债务管理,这将导致我区长期处于债务高风险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政收入增长十分困难。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国家为应对疫情,在去年大规模减税降费下,又新增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随着减税降费效应的不断释放,这对以服务业、建安业、房地产业为主要税收贡献的东区影响巨大,进一步加剧了增收难度。与此同时,海外疫情发展形势不明朗,由此带来的疫情输入性风险、出口需求减缓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辖区支柱企业基本停止了对外出口,若国际市场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性好转,企业经营状况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各种因素的叠加,致使地方财政收入组织愈加困难,预计全年区本级税收收入将短收6,500万元左右。
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东区基金收入99%以上都靠土地收入来支撑,受中心城区区位限制,可收储出让的土地较少;且在现行政策下东区土地出让收入分成比例较低,不能有力支持土地征拆、项目包装工作开展,造成土地出让进展缓慢。上半年东区土地出让价款收入虽然完成了3,052万元(其中有2,397万元为补缴去年出让的地块收入),这与年初预期目标(3.9亿元)还存在巨大的缺口。从全年来看,受新冠疫情、市场行情、土地政策、区域位置等因素影响,东区土地市场前景不容乐观,预计全年土地出让收入难以实现突破。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短收的情形下,土地收入对债务风险化解、暂付款消化、实现全年收支平衡显得尤为重要,一旦不能实现预期目标,将对东区各个方面形成巨大挑战。
(二)财政支出压力有增无减。
在收入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全区“三保”支出、债务还本付息、重大项目(工作)等领域财政支出刚性较强,尽管已经大力压缩了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年初压减率达到16.97%),但财政支出压力还是有增无减。一是“三保”支出压力越来越重。2020年东区 “三保”支出预算安排为11.82亿元,占全年可用财力的80%,远远高于按中央、省确定的“三保”标准和范围测算的需求数(7.5亿元),主要是将目标绩效考核奖、体制外人员工资待遇(聘用人员、社区干部、辅警等)以及养老保险缺口上解纳入了统计范围,这些都属于刚性支出,地方财政不得不兜底承担。二是下一步随着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兑现,还将进一步加大区级财政支出压力。三是债务风险化解、暂付款消化、重点项目(工作)推进,也需要财政投入大量的资金予以保障,受年初财力的限制,还留下10亿元左右的支出硬缺口(主要是隐性债务化解2.66亿元、暂付款化解3.9亿元、征地成本支出1.54亿元、市级统筹的棚改还本付息2.35亿元)。
(三)债务风险依然处于高危状态。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东区政府自身债务管控良好,各项指标均回归正常。截止2020年6月底,东区债务余额为26.94亿元(政府债务18.08亿元、隐性债务8.86亿元)。但是,由于受经济下行、“营改增”、减税降费、市区土地政策以及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区级收入组织十分艰难,财力增长缓慢,导致我区债务风险指标长期接近100%和10%预警线,随时可能重返高风险,进入“财政重整”。同时,由于区级财力匮乏,隐性债务化解也异常艰难(2020年和2021年共需化解4.19亿元)。加之,市级“统筹、统贷、统还”的棚改工作,一方面,给东区形成了巨大的支出责任(2020年2.35亿元,以后每年3—4亿元);另一方面,市里为降低市本级债务风险等级,在今年7月下划东区货币化棚改支出责任35.68亿元,按此测算,东区债务率升至310%左右,超过300%的风险警戒线,处于红色风险等级。由于棚改贷款期限为20—25年,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化解,东区将长时间处于债务高风险状态。
五、下半年工作措施
面对困难和压力,下半年,我们将围绕年度各项财政工作目标,坚定信心,应对挑战,攻坚克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紧盯目标任务,全力组织财政收入。
咬住目标不放松,抢抓收入组织主动权,千方百计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一是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第一要务,在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全力挖潜收入增长点,切实把减税降费以及疫情带来的减收影响降到最小。二是围绕全年收入任务,紧盯时间节点,倒排收入任务,切实增强执收部门责任感。三是坚持“抓大不放小”,既要关注好重点税源、主体税种,也绝不放松对零星税源的管理,充分利用好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和“六方合作”机制,及时掌握税源动态,堵塞征管漏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最大限度地把税源转化为税收入库。四是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变现力度,将区属经营性资产整体打包,通过西南联交所进行市场化交易,实现资产处置收入,弥补税收短收缺口。五是重点抓住土地运营这个关键,加快土地挂牌上市进度和出让程序,提前做好土地指标、空间规划等基础工作,力争在年初任务(3.9亿元)的基础上实现超收。
(二)做好向上对接,争取上级大力支持。
继续把争取上级支持作为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缓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的重要抓手,力争在争取资金和政策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和包装,通过上级支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全省全市全区重点项目,集中力量谋划和选择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谋划、筛选和编制,在包装整合融入上下苦功夫,切实增强项目申报的可靠性和竞争力。二是继续抢抓政策机遇,密切关注上级动态,深入强化政策研究,主动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争取得到中央、省各级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三是以绩效评价为引领,继续创新项目管理方式,高水平推动项目建设,尤其避免资金闲置、使用进度滞后等情况出现,全面提升项目管理绩效,为后续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支出绩效。
一是严格控制追加预算,除疫情防控、应急救灾事项外,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再追加;对于其他确需追加的事项,要事先开展项目评审论证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按程序报批。二是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坚决杜绝铺张浪费,进一步压减会议、差旅、培训等公用经费以及受疫情影响可暂缓实施和不再开展的项目支出,争取全年一般性支出压减率达到20%。三是严格遵循财政保障序列,牢牢守住“三保”底线,压实支出保障责任。加大支出结构优化力度,确保区委重大决策的落实和各项重点领域资金保障。四是按照中央直达资金管理要求,做好2020年中央特殊转移支付、抗疫特别国债、新增财政赤字一般债券等直达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全面落实好中央“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
(四)加强风险防控,保持财政稳健运行。
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打好“三大攻坚战”,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控,严格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坚持依规举债,杜绝超限额、无预算举债行为的发生,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做好土地运营等措施,多方筹集资金,继续加大债务的化解力度,进一步夯实债务化解成效,确保政府债务率和利息支出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债务风险控制在红色等级以内。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尽管今年财政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财政收支矛盾异常尖锐,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作出的各项决议,勇于应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完成年度财政预算和工作目标,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