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公益物业”,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时间:2024-12-31 来源:瓜子坪街道阳光馨园社区 阅读次数:
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浪潮下,瓜子坪街道阳光馨园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以 “公益物业” 为切入点,着力破解超大型小区治理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阳光馨园社区居住着 4572 户、13000 余名居民,其中攀钢职工及其家属占比高达 85%。随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传统单一的物业服务已难以满足需求,诸多问题逐渐凸显:党组织与各治理主体缺乏有效协同,党员作用发挥不足;业委会监督职能缺失,形同虚设;物业公司过度逐利,服务滞后;公共设施老化破损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为有效弥补社区服务短板,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推动 “公益物业” 建设,旨在强化社区自身 “造血” 功能,实现党建与社区发展、物业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提升服务效率与居民生活质量,打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社区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与优化。社区党委、居委会与小区业委会、监委会共同授权社区成立 “攀枝花市东区时光里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确保了管理服务的合法性、公正性、自治性与公益性,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架构。打破传统社区与物业分离的工作模式,实现人员统一调配、资源优化整合,构建小区统一服务平台。同时,引入红色邻里企业入驻公益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实现居民诉求的快速响应与解决,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与归属感。组建专业物业服务团队,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并优先聘用小区困难业主,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激发党员、居民志愿者参与热情,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打造 “基本服务清单 + 市场化服务项目” 模式,以公益为主、低价收费,在保障居民基本需求的同时,通过合理的市场化服务实现盈利,并将收益反哺社区建设,走出了一条三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社区党委书记兼任物业公司法人,规范财务审批流程,接受审计监督,并建立群众沟通反馈平台,确保公司运营公开透明,居民能够有效参与社区治理决策。
社区公益物业公司的运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稳定的物业费与停车费收入,为社区设施维护升级提供了资金保障,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同时,创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居住环境,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展望未来,社区物业将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供水电维修、居家养老等定制服务,扩大覆盖范围,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此外,社区还将探索 “公益” 物业企业的社会定位,推动其在更多无物业小区、重点整治小区发挥作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让 “公益” 物业企业行稳致远,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下一步,阳光馨园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深化 “公益物业” 模式,为基层治理创新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书写社区治理的新篇章。
审核: 李登 责任编辑: 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