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9 来源: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检察院 阅读次数:
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是我国多元监督体制实践工作的创新,凝聚了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工作合力。2022年以来,为积极落实最高检发布的《关于在部分省区市试点推广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方案》要求,东区检察院聚焦公益受损突出问题,梳理近年来两会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从中挖掘出“僵尸车”占用公共资源损害社会公益的案件线索,通过代表监督与检察监督同频共振,推动辖区“僵尸车”问题的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一、有效运用线索,以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履职。2022年1月,东区检察院从市人大代表《关于加大对东区湖光小区环境改造力度的建议》中发现“僵尸车”占用公共资源的案件线索后,立即组织人员对辖区多点位展开调查,经过精准摸排,梳理出“僵尸车”占用绿化带、公共停车位、小区路段等问题。经过分析研判,检察机关认为“僵尸车”占用公共资源存在安全隐患,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主管职能部门存在履职缺位,遂决定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围绕“僵尸车”违规停放情况、造成的安全隐患、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事实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说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整改要求。
二、多方联动办案,以“我管”促“都管”推动问题治理。针对“僵尸车”问题分属多个部门交叉管辖、需多个部门协同治理等难题,检察机关主动向区委政法委请示汇报,争取将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融入到文明城市创建相关内容中,通过多部门联合共同推动问题解决。2022年2月,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召开“僵尸车”清理工作会,印发《2022年东区“僵尸车”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各街道办等13个单位在内的“僵尸车”清理专项工作组,构建起由党政牵头、部门协作、社区参与的工作运行模式,在辖区全面铺开“僵尸车”清理工作。为发挥检察制度功能和内在价值,推动“僵尸车”问题尽快解决、圆满解决,针对清理工作背后的深层次法律问题,检察机关灵活采取电话联系、当面沟通、现场指导等方式提出建议并开展监督。据统计,此次专项整治活动,辖区共清理“僵尸车”130余辆。
三、拓展监督范围,以点带面畅通消防救援“生命通道”。在摸排“僵尸车”占用公共资源线索过程中,东区检察院还发现消防应急通道被占用、消防区域被堵塞等消防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或导致救援延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推动行政机关尽主责、补缺位,检察机关向主管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主管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之后,被建议单位启动联合执法程序,与相关部门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消防车通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采取“网格化”工作模式,分阶段、有步骤重拳治理消防通道被堵塞、占用问题。经过整治,畅通了辖区消防救援的“生命通道”,推动了行政机关对消防通道的常态化监督检查,促进了消防车通道智能化管理。
四、邀请代表调研,通过督导办案助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案件办理完毕后,检察机关将案件办理情况及“僵尸车”整改情况向人大代表进行了反馈。2022年7月26日,东区检察院邀请部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市检察院及相关职能部门,就安全生产领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专题调研。检察机关重点汇报了“僵尸车”治理、“消防通道”疏通等通过代表建议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检察建议的案件,主动接受监督检验,调研组听取了代表参与检察公开听证、监督办案的情况,了解了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双方就代表建议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通过与代表的精准双向互动,实现了检察线索发现难、代表建议落实难等问题新的突破,推动了检察公益诉讼由个案办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化,同时为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和保障区域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持。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