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20 来源:幸福东区 阅读次数:
2月19日,东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上,东区人民法院院长徐永刚代表东区人民法院向大会作报告,东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邓天玲代表东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作报告。
东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4年,在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区政府大力支持、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下,区法院做实做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审判执行工作取得新进展、呈现新面貌。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9309件,审、执结各类案件8641件,18项审判管理指标达标率100%,一线法官人均办案338件,共获省、市、区各类表彰表扬52项。
· 2024年工作回顾·
担当作为顾大局坚持在护航共富发展中彰显作为
除险保安绘就平安底色。针对性提出涉康养、房地产领域法律建议14条;审结借款、信用卡、票据等纠纷案件751件,为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2.3亿元;妥善化解群体性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纠纷69件等。
稳企赋能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审执涉企案件5095件,涉案标的38.09亿元;加强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化解不良债务1.1亿元;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用工、财务等法律问题12个;某钒钛公司民间借贷执行案获评“四川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等。
法助共富激活创新动力。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79件;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圆满化解涉侵害“26度果园”商标权纠纷;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某耐火材料与某保险公司保险纠纷案”获评全市法院司法服务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等。
忠诚履职办好案坚持在捍卫公平正义中诠释使命
依法惩治各类犯罪,推进平安东区建设。受理刑事案件264件,判处罪犯332人;审结寻衅滋事、故意伤害、“两抢一盗”“黄赌毒”等犯罪案件85件117人;审结网络赌博、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案件6件18人;审结认罪认罚案件187件265人,对136名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理或适用缓刑等。
妥善化解民事纠纷,推进和谐东区建设。受理民事案件5577件,结案金额13.34亿元;联合化解民事纠纷10余件;审结房屋买卖、建设工程等纠纷140;审结教育、劳动、医疗等纠纷案件187件;审结离婚、继承、抚养等婚姻家庭案件330件,55%以上案件调解结案;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200余份等。
支持促进依法行政,助推法治东区建设。受理行政案件29件,行政非诉案件42件;建立“府院检”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机制,行政收案数量同比下降55%;依法判决撤销或确认行政行为违法2件;行政机关负责人100%出庭应诉等。
持续发力执行攻坚,推进诚信东区建设。受理执行案件3277件,执行到位金额8.24亿元;积极探索执行前端化解路径,执行到位率5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执行110指挥中心”,拘传被执行人57人;执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948件,发放案款4923万元;移送协查案件27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1520人次,实施司法拘留33人等。
为民司法护权益坚持在紧贴群众需求中优化服务
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完善“法院+”纠纷化解工作格局,对接医疗、金融、知识产权等5家人民调解委员会,委托调解案件227件;搭建调解平台,全年调解案件256件,司法确认率达79%;建立交通、物业等类型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诉前化解纠纷2000余件;向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司法建议15份,回复率达100%。
坚持司法便民利民,不断提升诉讼体验。跨域立案、电子送达、网上开庭等10余项诉讼服务在线办理,全年网上立案5742件;受理群众咨询、提供法律服务228次;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31次;向符合救助条件的2名申请人发放救助金21.58万元。
发挥案例示范作用,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妥善执结全市首例居住权案件,让八旬老人“住有所居”,弘扬养老孝老传统美德。审结胡某利用抖音发布诋毁他人言论,被判令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等。
守正创新促发展坚持在深化司法改革中提质增效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清理长期未结案件23件,12个月以上未结案件同比下降50%。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速裁团队结案1723件;审结全市首例组织、策划虚假诉讼违规套取公积金案件。
强化审判权力监督。推动院庭长办案常态化,院庭长带头办案4741件,占结案总数的54%;落实院庭长裁判文书“阅核制”,阅核率超25%;召开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56次;强化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类案检索比对等平台使用,检索案件4.3万次,类案检索比例达100%等。
深化智慧集约增效。优质化运行办案服务保障中心,打造集中保全、集中扫描、集中送达中心;推进电子档案单套制归档改革,促进审判执行全过程电子卷宗应用;加强网络司法拍卖,成交119件,成交金额1.57亿元;积极推动全流程在线办案工作,改建融合法庭2个等。
重勤廉优提效能坚持在锻造过硬队伍中凝聚力量
坚定捍卫筑牢政治忠诚。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规范第一议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集体学习等制度,深化党员教育,严守政治规矩。崇学尚研提升能力素养。调研论文、案例在“治蜀兴川”“《民法典》天府论坛”等省市奖项评选中获奖6篇;获评全省“十佳裁判文书”1篇,入选全省法院优秀庭审1场,入选全市法院“十佳庭审”2场、优秀庭审5场、优秀裁判文书5篇。
真管真严建设勤廉法院。严格执行“三非”工作机制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制度,积极打造党风廉政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旁听职务犯罪庭审1200余人次。
公开透明树公信坚持在践行司法民主中改进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将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座谈、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5次;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4次;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449件;公布裁判文书2104篇,公开案件信息8391件,依托区法院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平台公开各类信息274条等。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区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强区引领、两试担当、五地协同、共富幸福”工作体系,紧扣大局中心、紧贴为民初心、紧盯审执重心,紧守队伍红心,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在高层次凝心铸魂上更进一步;
二是立足主责主业,在高水平服务大局上更进一步;
三是全力创先争优,在高标准司法为民上更进一步;
四是坚持与时俱进,在高效能深化改革上更进一步;
五是做实强基固本,在高要求建设队伍上更进一步。
东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年,在区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东区检察院主动融入和护航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区建设,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全年办理各类案件1280件,承担省级试点工作3项,4名干警入选全省检察人才库,2起案件入选全省典型案例,1个法律监督模型入选最高检模型库。
· 2024年工作回顾·
服务发展大局以更实履职护航共富发展
筑牢安全防线共建平安东区。全年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62人、起诉390人,同比分别上升14.81%、38.79%。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惩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起诉37人;突出惩治黄赌毒、盗抢骗等危害群众安全感的犯罪,起诉151人;加强监检衔接,起诉职务犯罪12人;办理最高检指定管辖的“7·17”缅北重大诈骗专案,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61人等。
筑牢法治防线护航经济发展。推出9条措施探索安商护企检察履职新路;办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8件,起诉侵犯企业财产犯罪11人;加强法律监督,发出检察建议18件,助力企业挽回损失280余万元等。
筑牢治理防线促进和谐稳定。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类问题,向党委、政府报送情况反映8份,向有关单位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0件;做实做细公开听证、释法说理,促使414名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主动退赃退赔;依法对情节轻微的犯罪嫌疑人不起诉101人;开展行政处罚必要性审查141人,将具有“可处罚性”的案件反向移送行政机关63件76人,63名被不起诉人受到行政处罚等。
坚持人民至上以更深情怀做好为民实事
用心对接群众法治需求。对权益受损但因经济困难或法律知识欠缺无力起诉的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支持提起民事诉讼23件,追索赡养费、劳务费等24万余元;受理来信来访62件,全部做到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进程或结果答复等。
用情办好每一个民生案件。聚焦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责令涉案人员删除非法获取的微信号数据128条并公开道歉;持续开展消防安全、燃气安全专项监督;依法打击医保领域欺诈骗保违法行为等。
用爱守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13名施暴者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联合区妇联在6个社区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联合区卫健局成立“木棉花开”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关怀中心;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犯罪74人,司法救助因案致困的受害方13人12.7万元;办理全市首例居住权纠纷民事监督案,帮助高龄老人重返家园,保障“老有所居”等。
深耕立业之本以更高标准强化法律监督
深耕细作,刑事检察监督更为有力。引导依法全面有效收集证据,提前介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24件;严格审查运用证据,对证据不足及不构成犯罪的不捕27人、不诉157人;加强侦查和审判活动监督,纠正不规范侦查行为34件,监督撤案31件,纠正漏诉21人,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依法提出抗诉4件;跟进开展刑罚执行监督,提出纠违意见21件,核查纠正社区矫正脱管、漏管8人次等。
数字赋能,民事检察监督加力增效。受理监督案件72件,提出纠正违法检察建议24件,提请抗诉和提出再审检察建议6件,采纳率均为100%;办理虚假诉讼民事监督案件6件,涉案金额50余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61条,19人被立案调查,1人已被判处有期徒刑;串联查实同类虚假诉讼26件,向其他检察机关移送线索4件,法律监督模型获省检察院通报表扬,上架最高检模型库,在全国检察系统推广应用等。
府检联动,行政检察监督更显实效。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30件;积极推动构建“府检联动”机制,构建起行政争议多方协同化解机制;持续加强行政审判活动监督,监督纠正审判程序违法情形2件;办理全市首例跨区域行刑反向衔接案,获评全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典型案例等。
多方聚力,公益诉讼检察稳进发展。紧盯国土国财、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6件;发现违规使用公租房、服刑人员违规领取低保金等线索277条,已立案办理13件;监督整治古树名木保护缺失问题,该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案例;从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2345”政务热线投诉中转化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件,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
筑牢队伍之基以更严要求加强自身建设
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持续擦亮“政法姓党”政治本色,确保上级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到党建与业务目标同向、互促互进。
重聚才育才激发内生动能。队伍综合素能得到新提升,荣获省级以上集体奖项7项、个人表彰14项,涌现出全省检察机关“业务能手”“理论研究骨干人才”等优秀代表。
用检察改革赋能创新发展。建立内部线索移送机制,从正在办理的案件中发现移送监督线索12件,成案率100%;“经世网安”综合办案团队入选全省检察机关表现突出办案团队;强力推进数字检察建设,在全省检察机关竞赛中2次获奖。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更强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履职等检察工作情况,收集重点工作意见建议3条,均已按期整改到位。
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主动向区政协通报年度工作,走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上门听意见,自觉受监督。
自觉接受党纪监督和履职制约。切实加强党纪学习教育,驰而不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实施细则。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持“应听证尽听证”,组织案件公开听证37场,在兼听则明中解法结、化心结。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区检察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强化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以更优履职服务保障东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树牢大局意识,增强服务东区发展的工作动能;
二是倾听民心民声,回应群众对司法服务的多元需求;
三是深耕主责主业,回归高质效履职办案的本职本源;
四是提升队伍素能,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过硬队伍。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