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网站欢迎您!   
中文版 | 繁體版 |  登录 |  注册 
热词: 发展规划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区电子政务中心  阅读次数:

      银江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月29日

  

  

(2018.1)东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8年1月19日在东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区长  杨礼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既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东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既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宏观经济逐步回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增长动能不断增强的发展大势,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稳中求进、奋发有为”为基调,围绕“一个目标”【1】,瞄准“两个率先”【2】,立足“五大战略”【3】,实施“七大工程”【4】,奋力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深化“项目推进年、资金争取年、招商引资年、城市品质提升年”建设,内引外联求突破,改革创新促跨越,建管并重优环境,尽心尽力惠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2.1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7.5%,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4.1%、7.1%、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3.3亿元,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84亿元,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29元,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8亿元,增长5.0%;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3.5%;圆满完成了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科学施策、砥砺前行,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三产转型强势加速。美年大健康、慈铭健康体检医院投入运营,台湾敏盛、幸福记忆健康养老机构品牌效应持续扩大,阿署达康养特色规划基本成型,花舞人间获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国际康养学院落成启航,“医、养、学、研”产业链条初步联通。电商产业园二期开园运营,入驻企业128家,交易额突破10亿元,中国网库、京东生鲜等战略转型项目集中亮相,启迪之星(攀枝花)孵化器投入运营,软通动力兴业云平台成功上线,神州数码大数据中心启动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凸显。密地现代物流园入驻企业48家,攀枝花邮政分拣中心全面完工,128组邮政智能包裹柜覆盖上百个小区,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更加完善。啤酒节、美食节、凤凰花节等活动持续火爆,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家企业、2个项目成功入围省级服务业“三百工程”【5】。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6亿元,增长185.3%。

  工业支撑强劲有力。全面推进“八大工程”【6】,目伦石墨电极、伦奇机器人等32个项目完成招商签约;恒珲新材3D打印用钛粉、信和还原微粉生产等8个项目顺利落地开工;豪润改造、长森扩能等20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攀钢棒线材、红宇新材一期等10个项目竣工投产;炅林、明建等10个转型升级项目进展顺利,7户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7】企业;九荣、汇杰等15户重点企业实现复产达产;亿丰瑞、宇实等6户企业完成升规入统;130余户“散乱污”企业完成关停淘汰。深化地企协作机制,实施地企协作项目9个,完成贸易额28.71亿元,攀钢、钢城效益明显好转。园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启动实施,五桐路建设顺利推进,清理回收低效土地300余亩,园区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完成工业投资50.34亿元,技改投资80.21亿元,地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获评全省“工业强区示范区”。

  特色农业质效双增。银江镇现代农业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逐步完善,茂林辣木良种繁育项目顺利投产,立新养殖技改项目加快推进,君辉康丽食用菌产业化项目启动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新建芒果示范基地2个,培育核心示范户80户,新型经营主体稳步壮大。整合各类资金2111.5万元,实施银江镇水利设施修复重建、沙坝太阳能节水提灌等基础设施项目18个,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面启动,银江镇9个村全面建成幸福美丽新村,阿署达村荣获“四川省十大幸福美丽新村”称号。

  (二)内引外联、汇聚合力,三抓工作成效显著。

  抓项目添动能。深化“项目推进年”,发展动能持续蓄积。动态储备“四个一批”项目232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184个,三年滚动计划项目93个,项目库建设有序推进。完善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推进机制,银江水电站、宏悦妇儿医院等44个项目开工建设,成昆铁路复线东区段等31个项目加快推进,天悦湾等33个项目竣工投产,12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7亿元。完成土地报批412.1亩。

  抓政策谋红利。高梁坪园区污水处理厂等8个项目纳入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示范工程行动计划,创新开发产业园区成功纳入省级“园保贷”【8】试点产业园区,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政策红利持续放大。全面落实“营改增”、小微企业减税、直购电价等优惠政策,制定出台工业、科技等扶持奖励政策4个,帮助企业争取兴攀基金、应急转贷等政策支持,企业运营成本持续下降。

  抓资金强保障。深化“资金争取年”,争取各类资金18.2亿元,增长21.5%,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财力补助资金4.6亿元、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补助资金6.3亿元、债券资金7.3亿元。包装争取资金项目36个,储备PPP项目11个、177亿元。加强税源培植,深化税收六方平台合作机制,完成税收收入3.9亿元,增长13%。

  (三)突破壁垒、敢涉深水,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推行行政审批项目“七公开”【9】“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审批流程提速83.9%。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化登记、企业托管登记等新模式全面铺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率先启动,商事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编制公布社区(村)证明事项清单,“两简”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信息平台搭建成功,颁证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在全市率先全面推开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整合国有公司资源,组建成立兴东投资建设集团,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圆满完成“四经普”国家专项试点、政府投资审计“三转”改革【10】。“质量强区”战略深入实施。

  创新活力全面迸发。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木棉新空成功创建省级众创空间,攀研院钒电池开发应用技术通过验收,10个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科技攻关项目进展顺利,科创氛围日渐浓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总产值26亿元,申请专利414件、发明专利160件,专利实施新增产值8亿元,创新成果转化效益显著。启动创新创业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