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1 来源:攀枝花市东区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相关链接:关于印发《攀枝花市东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聚焦《攀枝花市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公园城”,东区人民政府编制了《攀枝花市东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25)》。
一、工作基础
近年来,东区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引领,着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短板,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中央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认真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建设“低碳东区、美丽东区、文明东区”为引领,推进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生态经济绿色转型、生态安全日益改善、生态制度不断健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生态生活不断普及,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攀西钒钛绿色发展核心区、攀西工旅融合示范区,打造长江上游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新样板。
(二)规划原则。
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遵循主体功能定位,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形成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局面,更好地推动环境治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源头治理转变。
坚持因地制宜、全域统筹。发挥东区钒钛特色资源优势,结合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强劲发展势头,统筹工业绿色发展转型和干热河谷生态恢复与治理,厚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观,将东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坚持党政主导、全民参与。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三)规划目标。
通过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六大体系建设,推进“减污、降碳、强生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增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到2025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标准,取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四)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修订版),东区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共35项指标,覆盖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
至2025年,东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约束性指标全面达标。生态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不断提升,生态文明观念意识逐步普及,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展望2030年,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碳排放全面达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制度更加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优于国家考核标准,全面建成国土空间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经济发展绿色高效、生活方式低碳节约、生态文化鲜明繁荣、生态制度完善健全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攀西钒钛绿色发展核心区和攀西工旅融合示范区。
三、主要任务举措
(一)坚持规划管控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构建特色农
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构建产业集中、特色鲜明的“一个中心、两大区域、多点支撑”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加强生态空间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河道岸线,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打造宜居宜业空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生态宜居公园城建设,构建服务业布局,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二)坚持保护修复 提升环境质量。降低碳排放强度,保卫“蓝天白云”、营造“两江碧水”、守护“一方净土”, 全面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推进重金属污染减排,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强化耕地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三)坚持创新融合 壮大生态经济。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拓展钢铁产业链,在弄弄坪片区大力发展工程机械制造、轨道交通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矿山机械及冶金设备制造等装备制造产业。延伸发展钒钛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延伸发展钒钛产业,促进绿色工业发展,围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攀钢铁矿废石、选矿尾矿、冶金渣等固体废物资源,发展绿色建材产品。壮大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大健康产业,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绿色低碳 打造生态生活。营造低碳出行环境,围绕构建“城在园中、城园一体”宜居生活圈目标,打造休闲、宜居生活空间。鼓励开展绿色建造,推广装配式建造方式和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实施村道提档升级工程鼓励建设绿色农房。培育低碳生活方式。
(五)坚持宣传教育 培育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化发展,大力弘扬三线建设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攻克生态文明建设难关,坚定全区建设美丽东区的理想信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生态文化氛围。
(六)坚持体制创新 完善生态制度。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构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和部门信息共享及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完善东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促使党政领导干部树立权责一致意识。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清晰界定辖区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
四、重点工程
统筹安排生态制度、生态空间、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6大类、48项重点项目。
五、保障措施
从加强组织保障、扩大资金渠道、加强科技创新、引导公众参与、严格监督考核等五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