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网站欢迎您!   
中文版 | 繁體版 |  登录 |  注册 
热词: 发展规划

关于攀枝花市东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5-04-23 来源:东区发展和改革局  阅读次数:

  

2025年2月18日在东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攀枝花市东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孟昆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东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全区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区委总体工作思路,全力唱响“大抓落实年”工作主旋律,认真执行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大关,成功上榜西部百强区。

  (一)2024年目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0.52亿元、增长(同比,下同)5.6%,较确保目标(6.7%)、力争目标(7.2%)分别低1.1、1.6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8%,较确保目标(6.0%)、力争目标(6.5%)分别低3.2、3.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较确保目标(7.5%)、力争目标(8.0%)分别高0.7、0.2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2.68亿元、增长5.4%,较确保目标(9.0%)、力争目标(10.0%)分别低3.6、4.6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3%,较确保目标(3.0%)、力争目标(4.0%)分别高1.3、0.3个百分点。

  ——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9.93亿元、增长3.98%,较确保目标(6.9%)、力争目标(8.0%)分别低2.92、4.02个百分点。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971人,低于预期目标(6000人以上)29人。

  综上,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等5个指标较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有差距。主要原因:拉动一产增速的主要产业,因市场价格反复波动和个体亏损减量关停等原因,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受全国钢材市场整体呈现下跌态势影响,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压力较大,加之工业用地不足,缺乏增量承载空间,与之业务关联密切的服务业零售额大幅下降,稳定增长困难;因基建项目暂停或未开工等原因,建筑业龙头企业产值同比下降明显;消费因整体基数大、消费市场疲软双重因素影响,难以保持快速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新增就业人数受整体市场环境、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增长不及预期。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富”有成效,共富实践迈向纵深。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研究制定共同富裕2024年系统架构图,以缩小“三大差距”[1]为目标,通过七大共富路径、四大统筹举措等实现东区共富工作全域融合、全域突破、全域监测、全域统筹、全域观察。制定2024年共同富裕特色项目任务清单和重点打造点位清单,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限,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经验成效逐步凸显。大力实施“五大改革攻坚行动”[2],28家社区经济组织年内实现总营收947.74万元,全区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下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示范打造慈善共富家园试点,实体化运行区级慈善会,成立社区慈善站(室)54个,文华社区获全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试点绩效评价一等等次。推出恒德社区托育、弄密村“创富合伙人”等7个共富实践样本点位,精选29个共同富裕实践案例汇编成册并全区推广,党建引领激活社区经济发展“新动力”、构建社区乐业新机制等8篇共富案例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富裕动态》。

  2.“稳”有支撑,产业发展攀高逐新。

  新型工业主导领航。集中力量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工业挑大梁作用凸显,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87.7亿元。聚焦强链增链,实施重点工业项目近50个、总投资约60亿元,瑞矿钒钛磁铁矿尾矿减量化综合利用、攀钢钒能动分公司100兆瓦余热余能利用发电二期工程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华电银江5万千瓦光伏发电、同悦高端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等37个项目加快建设,攀枝花中钛徐家沟铁矿地下开采等7个项目加快前期。工业化数字化深度融合,累计建成5G基站2299个,推动95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线上诊断评估,成功入选四川省工业技术改造试点。扎实开展园区承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清理低效企业16家、土地274.64亩,高梁坪-五道河(三期)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准,流沙坡片区都市产业园谋划打造工作有序推进。

  现代服务业支撑添彩。抓实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坤牛螺丝嘴汽车驿站、攀东雅居亲子娱乐广场等项目竣工投用,服务业增加值226.76亿元,同比增长5.6%。金融服务业稳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线上普惠贷、云税贷等金融产品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成功培育5家优质企业进入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文旅产业发展强劲,阿署达四季花海首开区、银江湖公园建成开放,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获评川渝体育旅游综合体,“山海湖”游火热开启东区文旅新画卷。相继举办或承办第四届“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总决赛、阳光康养节等活动赛事,万千游客竞相入攀,全年接待游客5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消费总收入109亿元。

  特色农业固本强基。经济作物与畜牧养殖总体平稳,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392万元,同比增长3.2%,粮食产量841.05吨,增长1.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407吨、增长2.4%。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牛油果现代农业观光园、山见小院“研学+旅游+特产销售”名片打响擦亮,“阳光银江”矿泉水、“咚咚鸡”、“七彩番茄”等农特产品走俏四方,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3500万元。

  新赛道产业崛起成势。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出台《攀枝花市东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明确“一区一平台一中心两基地”[3]的发展战略和短中长期目标任务,专班推进工作落实。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银江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攀卓太阳能光伏支架生产线建设等项目落地开工,累计建成投运公用充电站15座,总功率约9000千瓦,银江镇入选国家能源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名单。

  3.“进”有动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项目投资精准发力。紧盯各级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向上申报中央(省)预算内资金、超长期国债资金项目67个、总投资82.53亿元,40个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准备清单,争取到位项目资金7.47亿元,有力保障炳四区中部片区供水管网建设、排水设施更新完善等项目建设。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增长,161个“四个一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3.25亿元,其中,2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2亿元,3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74亿元,均达到年度投资计划目标。高质量承办投资四川·攀枝花市特色产业投资推介会,一批优质项目在省级平台展示签约,全年新签约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2个、总投资127.07亿元,其中5亿元项目以上6个,全年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74亿元以上。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认真落实“消费促进年”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