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网站欢迎您!   
中文版 | 繁體版 |  登录 |  注册 
热词: 发展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东区要闻 > 正文

2025年东区经济工作这样干

时间:2025-01-25 来源:幸福东区  阅读次数:

  2025年全区经济工作怎么干?在1月2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攀枝花市东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区委副书记、区长毛志强从五个方面作了工作安排。

 统筹用好“三大抓手”

强化经济增长支撑

  用好政策红利。以争抢意识,围绕共同富裕试验区、主导产业建圈强链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和资金争取力度,力争全年包装储备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20个以上,向上争取各类资金27亿元以上;储备“两新”“两重”项目30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50个以上。

       扩大有效投资。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国省政策导向,动态储备“四个一批”项目300个以上,计划投资1000亿元以上;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60个以上,力争新开工30个以上、竣工20个以上,完成重点项目投资60亿元以上,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围绕主导产业链条,编制东区招商图谱,力争新签约5亿元及以上项目6个,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74亿元以上。

      激发消费潜能。创新消费业态,加快城市艺术中心等1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确保中国供销·星悦茂地下空间建成投用;开展商贸服务业企业“千户培优”行动,新增规(限)上服务业企业38户以上;依托“山海湖”等特色资源,打造时尚消费目的地。扩大消费市场,落实“两新”系列政策,提振新能源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提升消费能力,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60亿元、增长5.8%。优化消费环境,持续提升居民生活消费便利化、品质化水平。盘活用好农村资产资源,力争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0万元。

      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对照全会目标细化分解任务,加强分析研判、督促指导,周分析、月调度、季交账,切实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工作落细,确保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态势稳”、四季度“大收官”,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三大突破”

夯实工业集聚根基

  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建立“链长+副链长+主要承载地”的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推动优势产业成链集群;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工业集聚地,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围绕攀钢、丰源等链主企业,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家级中小企业钒钛特色产业集群;围绕文旅深度融合,丰富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业态,启动阿署达四季花海(二期)建设,发展近郊休闲观光农业,力促阳光康养产业增加值突破65亿元;积极争取东区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布局低空经济运用场景5个以上。

      推动园区提质转型。打好园区承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收官战,启动高梁坪至五道河片区成片开发,建成园区综合服务管理智慧平台,完善水电气、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商贸、交通等配套功能;建立园区与部门联动审批服务机制,实现更多事项“园内事园内办”;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引进企业8家以上,持续推进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等。

      推动企业提能增效。实施中小企业“育苗壮干”培育、规上企业三年倍增、技改提升、企业上市跃升“四大行动”,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家以上,完成技改投资项目6个以上、投资2.5亿元以上;深化省级工业技术改造试点,推动钢结构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等34个“两重”项目建设,新增云上企业5户,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充分激发“三大动能”

汇聚追赶超越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抢抓国家、省支持推进共同富裕机遇,打造一批共富实践样本点位,加力“五大重点领域”系统集成改革,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共富改革经验;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提高亩均效益;积极争取新一轮市对区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区属国企主营收入、利润总额均增长50%以上;积极争取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创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区。

       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开展“揭榜挂帅”,加快突破超软海绵钛规模化创造技术研发等一批产业升级“卡脖子”难题;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个以上;支持攀研院、攀大等单位科技人员科技成果混改,争创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钛钢联合实验室申报省级中试平台、钒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高质量打造创新创业主阵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打造有事即到、无事不扰的良好环境;全面实施“包联进企、政策惠企、服务暖企、环境活企”行动,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全省领先的政务服务环境,力争新增市场经营主体4000户以上。

持续抓好“三大要事”

提升共富幸福质效

  抓好普惠民生兜底。拓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打造零工市场(驿站)4个,新增城镇就业5800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以上,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启动东区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消底提低扩中”行动;探索村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试点;加快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自来水普及率、自然村通水率均实现100%等。

       抓好城市品质提升。完成阿署达、炳一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启动流沙坡片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保障重点项目落地;持续完善城市路网,加快龙滩箐隧道建设,力争龙滩路、公园大道年内通车;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8个,增设既有住宅电梯25部,改造(建)污水管网12公里、燃气管网140公里、燃气户内设施2万户,启动大梯道中轴线更新;探索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全域整治”,7个村全部建成宜居宜业和美村庄,建成美丽庭院40户等。

       抓好公共服务提质。保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启动花海幼儿园、花海中学等项目建设;加快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打造城乡15分钟健康医疗服务圈;落实积极生育、托育支持政策,打造友好生育环境;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打造老年幸福型城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效推进东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坚决守好“三大底线”

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筑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常态化治理;从严从细抓好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完善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设施、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等基础设施。

       筑牢生态环境底线。扎实做好第三轮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推进全流域全地域治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施“花城”打造项目6个,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巩固省级生态县创建成果,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生态优美宜居地;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筑牢风险防范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基层治理“更优解”;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审核: 银柏蒿   责任编辑: 李婧靖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