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1 来源: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尊敬的邓刚委员:
您提出的《搭建政产学研用的钒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议》(第1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政产学研平台现状
东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后出台了《东区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东区“重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和《东区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协同创新。目前,东区拥有各类产学研创新平台30余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攀枝花分中心正式成立。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个,孵化器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
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落实推进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校企对接合作。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促成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一是与攀枝花学院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带领专家深入辖区企业调研,明晰企业技术需求,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二是与四川大学签定《在钒钛新材料领域科技合作协议书》,促成德联威纳、创盛粉末、恒晖新材与四川大学达成“年产100吨碳氮化钛基固溶体粉关键技术开发”、“沸腾炉法制备超细铁粉工艺的开发研究”、“ 钛粉末冶金产品科技成果工程化技术攻关”的项目合作。三是与中南大学签定技术服务合同,制定完成了《攀枝花市东区粉末冶金先进制造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为东区发展粉末冶金产业指明了方向。四是成功引进乌克兰院士与恒晖新材合作,建成了全市首个民营企业外籍院士(专家)工作站;五是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就石墨烯开发、氢能储存、太阳能、钒钛材料、钒电池等方面的研发运用开展深入交流。六是促成上海大学与恒誉工贸、攀枝花学院共同组建微纳盾科技公司,在东区落地“纳米新材料”项目,成功实现了科技招商。探索出了一条辖区企业出资金、外地科研院所出成果、本地科研人员参与的传统产业转型新路子。七是积极发挥东区地企协作优势,加强与攀研院的对接与合作,促成攀研院范亚卓博士研发团队的3D打印球型钛合金粉项目就地转化,破除了成果就地转化的体制瓶颈,打通了攀研院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渠道。
(二)进一步强化技术供需服务。搭建了东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平台,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对接渠道。目前,该平台暂处于测试阶段,初步发布了涉及“金属新材料”、“机械制造”、“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四大领域的技术成果203项、技术需求11条,专家信息23个。
(三)进一步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加强国家、省、市各类产学研平台项目的宣传工作,积极帮助引进的创新载体向上争取政策扶持资金,以更好地服务我区企业。2019年,帮助启迪之星争取项目资金80万,帮助攀钢争取攀西战略试验区项目资金3300万元,支持其科技研发。
(四)奖励产学研合作。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且合作项目新增产值 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 10 万元奖励;对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新增产值 1 亿元以上的企业,给予 20 万元奖励。
企业吸收引进先进技术,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的,购买发明专利每项给予 1-5 万元补助。
尊敬邓刚委员,再次感谢您对东区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我们深信,正是有你们这样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委员,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做得更细。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1月4日
(联系人:吴宏远 区科学技术局局长,电话:13508238767)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