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7 来源:东区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尊敬的致公党攀枝花市东区支部: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东区打造成氢能产业发展区域制高点的建议(第3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中,加快氢能产业发展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内氢能产业预计将迎来更大政策利好。前期,国家、省相应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攀枝花市也专门出台了《攀枝花市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以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城市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被省委确定为“氢能产业示范城市”。东区也结合实际,制定了《攀枝花市东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30年)》,大力推动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夯实壮大共同富裕试验区产业支撑。
一、东区氢能产业发展场景
东区作为攀枝花市的中心城区,目前常住人口41.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88万人,城镇化率99.02%。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571.02亿元,经济总量名列攀枝花市第一,东区规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50.38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8.6%,位居全市前列,拥有丰富的氢能资源和氢能应用场景:
(一)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如盘江煤焦化焦炉煤气除去生产用后富余量约156万标准立方米/日(每立方含氢量在60%,制氢有效利用率在80%左右),可制氢约75万标准立方米/日,合计2250万标准立方米/月,除去攀钢集团自用产氢外,余量近2100万标准立方米/月(约1800吨/月)。
(二)水电资源丰富。我们是国家“西电东输”重要基地、全国新能源示范创建城市,清洁能源富集,水电资源、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明显,为大规模氢气供应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正修建的银江水电站就坐落在东区,该水电站设计装机总容量39万千瓦,预计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
(三)钒钛资源丰富。特别是钛材资源丰富,现已形成钛锭7.5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为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优势。金属钛是电解水制氢及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重要原材料。
(四)交通应用场景丰富。东区地处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以约200公里为半径辐射周边6市,是四川通往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客流量、物流量较大,可替代运输车辆多。
二、东区氢能产业发展布局
(一)加快布局“氢能基础建设”。一是围绕攀钢、钢城、丰源等重点企业主要货运路线和西部物联重点运输装卸场景,大力支持银江站加氢综合能源站建设,增强氢能要素保障能力。二是充分利用辖区现有加油站扩建及各街道、镇闲置土地迁建的方式规划建设以商用化为主的加氢站点,助推城市氢能产业发展。
(二)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积极发展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制氢,争取银江水电站直备电价政策,布局电解水制氢基地,同时围绕园区试点建设光伏耦合制氢加氢一体化站,实现东区绿氢制用一体“零”的突破,着实降低氢能源运输及制取成本,带动企业助力氢能产业发展积极性。
(三)有序推广氢燃料车辆示范应用。结合东区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特点,以矿区重卡和城市公交为切入点,重点推进攀钢、钢城、辖区选矿等工业企业及项目在生产、倒运等方面进行氢燃料电池重卡应用,鼓励西部物联公司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场景。
(四)精准招商,布局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根据现有土地资源、氢能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条件,集中力量建链延链强链,依托全市“一中心两区多点”氢能产业发展布局,密切关注氢能前沿技术,掌握技术成熟的科研院校发展动向,重点围绕资源优势在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方面做出示范,瞄准氢燃料电池、钒钛储氢材料、钛双极板等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图谱、产业地图开展精准招商、敲门招商,布局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尊敬的委员,再次感谢你们关注东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相信在你们的关心和支持下,东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持续健康稳步前行。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10日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