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7 来源:东区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尊敬的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招商模式 做大做强中小企业 助推共同富裕试验区发展建设的建议(第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服务企业发展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地企协作助力高质量发展。积极与攀钢集团、钢城集团、十九冶集团、龙佰集团、市环境能源公司、国网供电公司等大企业大集团对接,召开地企协作协调会10余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资源消纳、要素保障、惠企政策、税收政策、手续办理等60余个问题,并建立工作台账,逐项落实。
(二)强化部门联动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工作统筹。整合各类服务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功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服务网络平台,联手共同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加强监管调度。建立东区中小企业经济运行体系,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及时反映中小企业运行中的问题。三是加强企业培育。组织本辖区内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中小企业申报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目前,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目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已通过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审核,钢城集团瑞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已通过四川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审核。截至目前,东区有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
(三)强化要素保障护航高质量发展。一是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深度研究政策,精准把握资金投向,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及投资导向,寻找国家产业导向与东区规划最佳结合点,积极服务指导企业,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级专项发展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制定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稳步推进清欠工作。三是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强化“免证办”“一次办”和“帮办代办”等服务,完成帮办代办事项12次。
二、存在困难问题
一是政策宣传不够到位。许多企业不熟悉降本减负相关政策,政策宣传渠道不广,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不对称。二是政策绩效有待提高。有些政策没有真正从企业需求出发,政策措施看起来“高、大、上”,但对企业而言是“看得见、够不着”,整体绩效不高。有些政策存在重叠,不能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政策配套措施需要完善。有的惠企政策原则性强,没有相应实施细则,执行层面难以操作,程序繁琐,兑付周期长,导致企业无法及时享受政策红利,政策预期与实施成效存在差距,甚至部分企业等不来政策落地,已经关门停业。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东区从招商引资工作方面提出以下计划:
(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简化审批流程,加快中小企业审批速度,降低中小企业开办和经营成本。积极推广“一网通办”“证照联办”等改革措施,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对各类中小企业一视同仁。清理和废除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政策文件,建立涉企行政许可相关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制度。
(二)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以区域内龙头企业为原点,分析产业链上下游,寻找和弥补薄弱环节,吸引相关中小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依托现有企业的商业网络和口碑效应,吸引更多同类型或相关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入驻,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
(三)提升招商引资服务。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宣传上级扶持政策和招商引资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透明度。针对不同中小企业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跟踪服务。强化中小企业要素保障,在用地、用工、融资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尊敬的委员,再次感谢您关注东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相信在您的关心和支持下,东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持续健康稳步前行。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30日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