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7 来源:东区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攀西及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议(第6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提案剖析了当前攀枝花加快建设攀西及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及制约难题,并提出了系列建设性建议,对推动实现市委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战略目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东区作为全市首善之区,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吸收采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研究落实,为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东区贡献。
一、关于您提出的“制定以攀枝花为中心城市,带动攀西及滇西北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整体方案,争取国家级政策支持”的建议。
202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出台《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2—2025年)》,在宏大的历史潮流和战略背景下,区委、区政府印发实施《东区加快创建全国百强县百强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明确打造共同富裕改革探索的县域范例、“四化同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区等6个具体目标,细化具体工作举措,精准建立“四张清单”、“六大工作机制”、“十个专班工作方案”,推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抢抓省委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有利时机,东区深入剖析经济社会发展堵点难点问题,梳理形成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年度向上争取清单任务65项,并按月督办推进情况。同时,由区领导带队,每月主动跑步进厅,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尤其是2023年1月9日-13日,区委永航书记、区政府志强区长两位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到省发改委沟通对接,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争取支持。
尽管区级层面不具备“制定以攀枝花为中心城市,带动攀西及滇西北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整体方案”的现实条件,但东区将继续运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凝聚合力,吃透政策文件精神,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贡献东区力量。
二、关于您提出的“大力实施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建设特色产业兴旺城市。构建2小时经济圈和3—5小时旅游圈的”的建议。
东区坚持执行产业强市战略,始终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成链高质量发展。一是坚定实施工业强区战略。2022年重点实施园区提质增量工程,大力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成功创成全省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实施重点工业项目42个、总投资275亿元,银山钛钢精密钛、钢薄板冷压生产线,年产60000吨钢绞绳等项目竣工投产,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关口,工业增加值增长7.8%。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过去一年,围绕加快打造时尚消费目的地,培育品牌经济305个、首店经济110个,推动太谷广场特色潮流街(一期)开门迎客,万达广场等商圈业态不断丰富,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开拓出更多新消费场景。组织促消费活动289场次,带动消费超6亿元。推动38家服务业单位升规入库,总量规模稳居全市第一。三是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东区始终坚定“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依托芒果、芭乐等主要农业种植产品特色采摘,全力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阿署达星空露营地等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初现规模,阿署达故事里乡村客栈、康养酒店等品牌逐渐打响,2022年,康养旅游接待400万人次、收入突破100亿元。
下一步,东区将聚焦端好“铁饭碗”、做强“钛钒碗”、擦亮“金饭碗”,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工程,加快建设强健兴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市推动“产业兴”中挑大梁。一是着力构建“3+2”现代工业体系。以建设钒钛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主战场为带动,大力发展先进钒钛钢铁材料、固废综合利用、装备制造3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作为产业支撑,加快打造现代工业集聚地。二是积极构建“3+3”现代服务业体系。突出加快打造时尚消费目的地、建设阳康养产业发展核心区两个关键,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科技金融、康养旅游3大主导产业,围绕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建设提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产业质效,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三是加快构建“3+1”现代农业体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农文旅融合、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3大优势产业,承接做好攀花产业。
三、关于您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入双一流高校在攀枝花力学开院,与国内一流企业研究院所及高校共建战略联盟。引进高层次成熟人才。强化技术成果转化效率”的建议。
东区先后出台《攀枝花市东区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专项实施方案(2021—2025)》《东区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不断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造活力和创造性,2022年,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四川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积极推进攀钢集团与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四川省钒钛产业创新联合体,全面促进产学研交流对接。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股权激励、现金跟投的混改模式,携手攀研院推进“纳米二氧化钛”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在东区挂牌成立攀西地区首家科技成果混改实体企业。始终树牢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工作纳入区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出台《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集聚六支特色人才队伍的实施方案》,与四川大学、四川钒钛产业研究院等10余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集聚乌克兰工程学院院士伊万、全球顶尖科学家张玉书等高层次专家人才50余人。
从区级层面看,“引入双一流高校在攀枝花力学开院,与国内一流企业研究院所及高校共建战略联盟”难度较大。后续,东区将持续深化与川大、重大、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交流合作,推动前沿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同时,不断加大人才集聚力度,聚焦钒钛制造、智能装备、康养旅游等重点产业,落实好六支人才队伍集聚支持实施细则,精准引进一批带项目、技术、资金的产业紧缺人才到东区投资兴业。
四、关于您提出“大力实施交通先行发展战略,建设综合枢纽之城。打造攀西及滇西北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议。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历史发展的影响,攀枝花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对外通道布局不完善,内部交通网络不畅通,交通梗阻成了攀枝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瓶颈。针对对外交通建设,东区无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管理权限,近年来,东区积极配合全市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相关重大项目建设,配合推动成昆铁路复线、丽攀高速全线通车。同时,积极参与“一港两园三中心”综合物流枢纽建设,配合市发改委开展攀枝花四川南向通道桥头堡城市规划建设调研、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等工作,并提出了东区物流产业发展需求意见建议。针对内部交通改善,东区大力实施“纽扣计划”,不断完善城区路网建设,激活微循环、打通断头路,三线大道北段与机场路交叉口改造工程、华南大桥、阳光大道北延线等一批重大畅通工程竣工投用,“环射衔接”的主城区路网逐渐形成。
下一步,东区将继续配合市级部门推动攀枝花对外交通大改观,同时深入实施“纽扣计划”,加快炳四区中部片区龙滩路、曙北路等路网建设,畅通内部交通循环,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
五、关于您提出“大力建设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的城市文化和理念”的建议。
东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建设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的城市文化和理念。组织区委宣讲团、各级宣讲团开展面对面、互动化、分众化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写春联送祝福”等各类文化活动。着力布局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建成3200余平方米图书馆1个、街道(镇)综合文化站1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7个,建成提档升级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域全覆盖。开展“千名干部、万名志愿者、41万群众同创全国文明城市”志愿行动,统筹推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积极宣传《攀枝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出“不文明行为(现象)曝光台”,初步形成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东区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继续充分利用LED屏、宣传栏、各官媒、微信、网站等平台加强宣传,着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设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的幸福美好攀枝花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六、关于您提出“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西南绿电之都、绿氢之都、太阳能之都”的建议。
近年来,东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重点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2年东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6%,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100%达标、地表水纳入国家考核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以上,土壤环境质量、风险稳定总体可控。层层压实65184亩天然林管护责任,2022年植树造林3320亩,森林覆盖率达43.05%。顺利完成攀枝花市东区金沙江北岸弄密村生态修复、攀枝花市东区干旱河谷生态脆弱区2021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动马家田尾矿库由“黑湖”向“花海”转变。
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攀枝花要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城市。2022年6月,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攀枝花市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发展规划(2021—2030)》,提出“一中心两区多点”氢能产业发展及应用空间布局。围绕清洁能源应用示范,区委印发了《关于双谈目标引领下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目前,东区正在编制《攀枝花市东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银江水电站、东区光伏发电、加氢站建设等项目正有序实施。下一步,东区将立足《攀枝花市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发展规划(2021—2030)》,重点以钢铁、发电、水泥、交通“四大行业”新能源利用转型为重点,研究推进“水光氢储”产业相关产品、材料、设施设备的研发、生产、储运、应用等领域发展,加快打造新能源产业应用集聚区。
尊敬的委员,再次感谢您关注东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相信在您的关心和支持下,东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持续健康的稳步前行。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27日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2301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