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位置 面积
东区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金沙江东段两岸山坡台地,地理坐标:北纬26。32′~26。39′,东经101。39′~101。49′之间,平均海拔1200米。1994年行政区划调整后,行政区域东起渡(口)金(江)公路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下行850米处;西至云盘山顶、凉风坳分别与仁和区、西区搭界;南抵大河中路巴斯箐;北至大黑山簏、老岩山与仁和区、盐边县分界,总面积167.23平方公里。另有位于仁和区务本乡、盐边县红坭乡、米易县得石镇和团结乡境内原盐边县林业局、红果煤矿、二滩粘土矿、雅砻江水运局小得石贮木场(后改为长江造林局小得石林场)等单位职工家属户口亦在东区。至2000年全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93个居(村)民委员会,是年人口普查总数为31.57万人。金沙江穿境而过,江南有大渡口、南山、炳草岗3个街道办事处,江北有向阳村、弄弄坪、枣子坪、长寿路、密地、瓜子坪、倮果等7个街道办事处(1997年5月倮果街办与银江镇合署办公),银江镇地跨金沙江两岸。区政府机关驻大河北路103号。
第二节 境域沿革
东区江南辖地原属云南省永仁县仁和区,两汉及唐初属蜻蛉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姚州都督府,领兴来县,后为南诏所据。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年)段氏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改姚州为统矢逻姚府。元宪宗三年(1253年)灭大理国,将姚府改为大姚堡千户所,隶大理万户府。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降府为州,改大姚堡千户所为大姚县。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复堡为姚安军民总管。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姚安军民府,领大姚县。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裁姚安府隶属楚雄府,领大姚县。道光元年(1821年)在今永仁县设巡检司,称大姚县苴却巡检司,属楚雄府。民国18年(1929年)从大姚县分置永仁县。1965年永仁县仁和区划归四川省渡口市改称大河区。
江北地原属四川省盐边县。在两汉时隶属越 郡,蜀汉至隋置定笮县,北周置定笮镇。唐武德二年(619年)以镇置昆明县,后归南诏,隶香城郡,至宋属大理国。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立盐井卫管民千户,后改置柏兴府。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置马喇长官司,隶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盐边厅,设通判,属盐源县。民国2年(1913年)改盐边厅为盐边县,隶建昌道,民国28年(1939年)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50年解放,改属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改隶四川省西昌专区。1965年西昌专区盐边县的银江公社划归渡口市金江区。
1973年渡口市将大河区的前进公社和金江区的银江公社以及城市占地合置渡口市东区。1975年7月又将上述两个公社(除城市部分)划归渡口市郊区(1981年8月更名为仁和区)。1987年1月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1994年2月2日,四川省民政厅批准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3个区部分区域进行调整。即从3月1日起,原属仁和区的银江乡大部分(新庄村划归西区)和前进乡的炳草岗村,渡口村的渡口、酸角树、老熊箐3个村民小组(后合并改为华山村)划归东区;原东区管辖的大河中路、金江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属仁和区。
2019年12月,因乡镇、街道区划调整,东区原有的炳草岗 、大渡口、弄弄坪、向阳村、枣子坪、长寿路、南山、瓜子坪、密地9个街道调整为东华、炳草岗、弄弄坪、大渡口、瓜子坪5个街道,唯一一个乡镇银江镇继续保留。
第三节 城 区
攀枝花市东区系20世纪60~70年代兴建的新兴工业城区,地处崇山峻岭的攀西大裂谷,经过30余年的建设,沿金沙江两岸各种建筑鳞次栉比,城区由四大相对独立的综合功能片区组成。
一、炳草岗片区
为全市政治、文化、商贸、金融中心。东起渡金公路马家桥、尾矿坝,西至原市造纸厂(元亨建材一条街),北临金沙江,南达市技术工人学校,面积约7.5平方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呈阶梯形,是金沙江南岸唯一的较平缓开阔的河谷台地,平均海拔1200米,先后建成新华街、人民街、建设街、红星街等街道以及大梯道。市委、市政府驻新华街,市人大、市政协驻人民街,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及各部、委、局、办、民主党派机关、社会团体均设在炳草岗,东区政府在此片区设炳草岗街道办事处。片区内有大小商场(店)1500余家,全市重点科研院所、学校、医院、宾馆饭店多集中于此。图书馆、体育馆、群艺馆、展览馆、青少年宫、攀枝花公园、影剧院等文化体育设施及娱乐场所一应俱全。2000年人口总数7.74万人。
二、弄弄坪片区
为攀枝花钢铁冶炼、压延生产中心区,素有“象牙微雕钢城”之称。东起马鹿箐,西至凉风坳、新庄大桥,南临金沙江,北达高峰村,含弄弄坪、高峰村、荷花池、施家坪、钢花村、向阳村、长寿路、枣子坪、马鹿箐等小区,面积约34平方公里(含施家坪),地势由南向北呈台阶型,平均海拔1250米。东区政府在此片区设弄弄坪、枣子坪、长寿路、向阳村4个街道办事处。2000年总人口8.7万人。
国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和国家一级建筑企业十九冶主体单位均分布在此片区。钢铁企业中的烧结、焦化、炼铁(4个高炉)、提钒炼钢、热轧、轨梁等生产集中在弄弄坪中心地带;冷轧集中在施家坪;铸造、线材、五氧化二钒和耐火材料等生产集中在枣子坪。厂与厂之间公路、铁路纵横交错,成昆铁路渡口支线横贯东西。新庄、荷花池、渡口、炳草岗等大桥与江南片区相连。夜间俯瞰全景,厂房林立、灯火辉煌。攀钢机关驻向阳村。
三、大渡口片区
为攀枝花早期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东区政府所在地。位于金沙江南岸,北起元亨建材市场,南至巴斯箐,东靠军分区后山,西齐仁和沟,南北距离长,东西范围窄,主要由大渡口、华山、五十四公里和南山等小区组成,面积约7.5平方公里(含攀钢南山生活小区)。东区政府在此片区设大渡口和南山街道办事处。2000年人口总数4.28万人。
攀枝花开发建设初期,全市最早的发电厂——501电厂,最好的接待处——大渡口十三栋,最早的饮食服务业——渡口饭店、华山旅社,最大的商场——渡口商场,最早的新闻媒体——渡口日报社等均设在此地。邓小平、胡耀邦、彭真、贺龙、郭沫若等1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渡口期间都曾下榻于大渡口十三栋。攀枝花军分区及全市最大的医院——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最大的药品销售商家——攀枝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金福街,最大的家具商场——统一家具城,最高的住宅楼——电业局老熊箐住宅楼(26层)等均在大渡口片区。
四、攀密倮片区
系攀枝花、密地、倮果的合称,位于金沙江北岸,系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钒钛磁铁矿采选地。东起雅江桥,西至马坎,北至寒坡岭哑口,南临金沙江,面积约24平方公里。片区内山高谷深,全国著名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主要集中在此,矿产带自东北向西南分为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包包、倒马坎、公山、纳拉箐等6个矿区。正开采的有兰尖和朱家包包两大矿,其中兰尖矿平均海拔1780米,朱家包包诸山平均海拔1625米。选矿集中在密地。片区内专用公路、铁路层层叠叠,汽车、火车来来往往,雅砻江、金沙江在倮果交汇,两江上横跨四座大桥与外界连接。东区政府在此片区设瓜子坪(原攀枝花)、密地、倮果3个街道办事处,1998年银江镇机关从攀枝花村的沙湾搬迁至倮果。2000年人口总数为10.3万人。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攀枝花市东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12-2237455
网站标识码:5104020005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3018730号 川公网安备:51040202000167号
网站访问量: